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屏東-里港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Introduction
Joined 1 年前
0 Achievement
11 Point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屏東-里港讀書會
屏東講堂-里港讀書會
(補)4月14日晚上8點到9點20分
出席人員:王筱梅、陳金雪、吳月鳳、吳美麗、王喆彥、陳忍牽、蔡玉霞
帶領人:王筱梅
紀錄:吳月鳳
主題:為地震祈願文
帶領人:
因著4月3號地震,大家為這起地震一同祈禱
一起念這一篇大師的祈願文
會員分享:
月鳳
感念大師留下這些文字讓我們可以藉著為地震祈福
每一次有什麼樣的災害,大師總是不遺餘力的動員大家
可以去做善事為大眾付出
這也是我們成為佛弟子所可以的"給"
玉霞
非常有感的一段文章,字字句句都讓人感動
尤其會想到當下畫面以及各個新聞播報
希望世界災難越來越少
大家和平相處,至於天災大家只能預防
感動今天大家在這邊為花蓮祈願
1
0
0
0
0
0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岡山-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屏東-里港讀書會
屏東講堂-里港讀書會
7月7日晚上8點到9點20分
出席人員:王筱梅、楊雅雯、吳月鳳、蔡妮晏、張連旺、陳忍牽、陳品蓁
帶領人:王筱梅
紀錄:楊雅雯
主題: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導讀:
一、持戒波羅蜜:著衣持缽(手上放光)。示現律儀的肅靜、安詳。
二、布施波羅蜜:城中乞食(足下放光)。佛陀乞食,令眾生聞佛法,以佛法布施,和眾生結緣。
三、忍辱波羅蜜:次第乞食(雙眼放光)。乞食依次第,不論滿缽、空缽,食物好壞,都平等以視。
四、精進波羅蜜:飯食訖(口中放光),收衣缽。佛陀從入城乞食到收衣缽,一切不假手他人。
五、禪定波羅蜜:洗足已,敷座而坐(通身放光)。
六、般若波羅蜜:佛陀一日的生活,從穿衣吃飯到洗足敷座完成五種波羅蜜。這些呈現於外的日常形相,無非是般若的「相」,般若的「體」就是以「般若」為心,妙用於生活的行住坐臥,成就「波羅蜜」。
佛陀於《金剛經》開卷示現這段般若放光的六度生活,不以戲法作怪展現神通,而要我們在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內心本具的「般若」,過放光的般若生活。
般若是光,光是沒有染汙,是清淨自在的。放光不是諸佛菩薩才有的,只要在生活裡,我們說柔軟的、善良的、讚美的語言,這不是口中在放光嗎?
觀看人世,以慈眼平視眾生,以慧目觀照社會,這不就是眼睛在放光嗎?
能親手為別人服務勞動,不也是手掌放光?
聽聞佛法、聽聞歌頌佛德的梵唄,這不是耳朵在放光嗎?
滿臉的笑容、滿面的慈祥,這不就是面容在放光嗎?
心中的慈悲、菩提、道念,這不就是心中在放光嗎?
身體的端正,行立坐臥的威儀安詳,對於他人的輕賤垢穢能含容不二,這難道不是通身放光嗎?
人,如果到了無光可放,就如同「黑漆皮燈籠」。我們不要只管外面的陽光、電光、燈光、火光,更不要去在意邪魔外道的暗光與假光,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光」在哪裡?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都能放光嗎?我們的「心」能夠「放光」嗎?我們能點亮真如自性、般若真理的心光嗎?
《地藏經》云:「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諸佛菩薩要成就度化的因緣,是謙卑如地,含笑親手布施。如是修持,則生活中有般若,人人得安然,灑脫自在。
請會員分享關於這一段的看法、想法
心得總結:
從生活中即可學習所謂佛法,而從佛法中我們也深入探討何謂般若。
自行呈現的光芒,即可散發在他人身上,而不單單只是找亮我們自己,
如同踏進人間佛教學習,除了自己的修養,更是在帶領家人及身邊朋友跟著修行
是一種利己利他人的學佛方式
1
0
0
0
0
0
岡山-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You need to login to read the rest of the stream items.
登入
or
現在註冊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