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多113.1.11
    多聞樂活讀書會記錄
    時間:113年1月11日下午3:30-5:30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四相寂滅起大乘行分第十四分
    成員:李虹慧、周財生、洪美沙、鄭月娥、賴平熙、洪美沙共6名
    帶領人:洪美沙
    記錄:鄭月娥

    一、暖身
    前次讀書會回顧與複習-- 第十三分重點探討。

    二、提問
    (一)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答:第十三分在探討空性概念,緣起性空,用心念佛就見到佛。所有的一切包括「般若智慧」依報的物質世界,佛的三十二相,提醒我們耳根要清淨,不要聽到批評就放在心裡,要理解對別人的好意。所有一切事物本質都是因緣合和無自性。財布施與法布施中,最殊勝的就是法布施,因為能夠幫助一切眾生,進而獲得無量的智慧。
    (二) 佛說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比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其福甚多的原因是什麼意思呢?
    答:1.一般人給身命,財物或食物布施,只能給受布施的人,時間是短暫的,是有漏的。四句偈的法布施是深遠的,生生世世可聞法修行。
    2.何為四句偈,例如「《金剛經》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指的就是佛法,有許多大智慧,整部經典中任何四句,均是無上義,都可認為是四句偈。

    三、離相寂滅分第十四:原典討論。
    (一)離相與不離相有何不同?
    1.離相。
    世間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這個幻相是虛而不實,所以執著取捨,處處為幻相所惑。若能離相,不為相所惑,既無執著取捨,塵相空矣,內心不出,外塵不入,則動靜不生,離了一切之相,所謂生滅心滅,生滅心、生滅相,才能夠真正的寂滅現前。
    2.從物質欲望解脫出來追求心靈層面的。
    能夠理解幻相虛而不實,不執著取捨,才能不為虛妄相所惑。只要每件事情遇到了,就離相轉念,生活在無相就是達到天堂之境。
    3. 弘一大師出生在富貴的家庭,所以一直過著物質的生活享受。他前往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院學習美術繪畫。雖結婚生子,39歲出家。二十幾年過後,他的朋友夏丏尊去探望他,發現他用的毛巾已破舊不堪,已用20多年了,他卻惜物認為還能用不忍丟掉,因他學佛明白世間名利愛欲之虛幻。知道物質享受一切都是假的、空的還會帶來煩惱,因此要往精神層次探討深入,佛度有緣人。從這個故事就知道離相與不離相的差別。
    4. 我們要真的了解自己,了解生命,必須要能夠突破種種的假相,釋迦摩尼佛在還沒出家時是王子,他跟弘一大師出生在富貴的家庭,背景相同。星雲大師跟聖嚴法師,都出生在窮苦的家庭,背景也相同。一個人能不能離相,對於個人的內心境界追求與現實生活的幸福是很有相關的。離了一切之相,所謂生滅心滅,生滅心、生滅相,能夠徹底的遠離,才能夠真正的寂滅現前。
    (二) 深解什麼義趣?
    答:須菩提,聽佛講了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後,就已經深深的領悟了這部金剛經所有的法義和理趣。既然說是深解義趣,就說明須菩提對於金剛經的義理不僅僅是理解,而且是深深的證得了。
    1.金剛經裡面最重要的,教我們要離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只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要離法相,乃至於離六塵之相。意趣;義,即是「離相無住,妙有不有」的義理。趣:即是「般若妙用,真空不空」的旨趣。
    2. 所謂的「真空妙有」是一個佛學名詞,也是一個修行的境界。當一個修行人,他能夠證得一真法界,他就會瞭解到所有一切的萬象,皆由心所生起,所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但這些萬象又無自性,所以當他體證空性時,會瞭解到所有一切萬象萬物,皆是由真空而起,也因為證得真空的境界,所以由他內心所生的一切,即是妙有(而非世間假有),這即是「真空妙有」的意義。
    3. 由罪人到成佛-西藏的祖師密勒日巴尊者,以居士的身份,成為了各派共尊的聖人,對他極為尊崇。 在尊者生父病死前,曾把家產托付予尊者的叔嬸代為管理,直至尊者成年。他的叔嬸卻把尊者母子視作僕人,命他們種田苦役,只給予低劣的食物。更把尊者母子驅趕離家。尊者便離家學術,經過了好一段日子終於學成了。在其叔嬸一次舉行盛宴的時候,尊者便施咒令大宅倒塌,一彈指間殺死了三十五個族中親友,只刻意讓其叔嬸活了下來,讓他們體驗家產散盡的痛苦。在此後,尊者又施術令天降冰雹,把其原來居住的村中田產全毀,對族中親友的報復到此方休。在復仇後,尊者並未得到復仇的快感,反而開始生起悔疚罪業的心。透過瑪爾巴的神通,他知道了密勒日巴的殺人重罪,同時也知道尊者有緣成為他的上首弟子。瑪爾巴早已是一位證悟了無上慈悲心的大成就者,但為了令密勒日巴懺淨罪障,他便對尊者拳打腳踢,又命尊者為他在山上建造大型樓房,自己卻表現為脾氣暴躁、不近人情命尊者改至他處建造多次,及常常飲酒的人。尊者為了替師父建房,身心被折磨得很厲害。瑪爾巴更規定尊者要以背扛大石上山,令尊者背部被磨至潰爛不堪。這樣地過了多年後,瑪爾巴才對尊者說:「你是我有緣的弟子。這些年來,為了令你洗盡極重的罪業,我才對你多番留難。自此,譯師終於對尊者開示,并授記尊者將成為最傑出的行者。
    4. 實相:實者,非虛妄之義。「實相」指無有本體,又名法性、真如、實性、實際等。實相是無相的,假名曰實相。要知道,應「以言遣言」,千萬不可執著有個實存的東西,叫做「實相」。
    5. 能夠聞思修慧甚深的經典入三摩地,不僅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找到真如自性能斷一切煩惱證得實相,深解其中的法理、義趣,深領其中的希有般若義味。
    (三) 實相即是非相?如何了解實相。
    答:究竟什麼是實相?實相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原來我們要了解的實相,也沒有一個相可得。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離一切諸相,離什麼相呢?所有的相,不外乎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反覆的提到這四相。
    1.實相:它被用來代表諸法真實的相貌,意同於真如、法性、法界等。指現象的本質、真實性。中道實相之意義---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可以過著離苦樂二邊的中道生活,就如如來不住苦樂兩邊,常行中道。
    2.實相:在現實世界裏面,看到各種有事實是存在的,不能說它有等於沒有。用般若來看有是因緣和合而成的,隨時會改變的。為了要讓我們在受挫折的時候不會太難過,痛苦分不出來。這時候要用空性智慧來理解世間的事情本來就變化不定,有為法跟無為法應併行應用。
    (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1.「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去掉我執、法執、人執、壽執,人生應當要不斷地落實於現在,努力於現在;而能不執著成就,便是自我消融。
    2. 《金剛經》開示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個無相。「我相」可看成執著個人的存在;「人相」則因有我、有你而存在;「眾生相」是我與許多人相處而存在;「壽者相」是在時間上的延續。有相,即是牽念和執持着自己的成敗得失。這種執持,因為別人的存在而浮現出來的:別人怎樣看我?我在別人心中地位如何?諸如此類。如果我們能把自我價值的情執化解消融,便再無自我製造的煩惱,便能顯現出無我的大智慧以及平等的大慈悲。如此可以稱為無我、無相、無住、無念,一切都無,唯有智慧與慈悲。
    (四)什麼是第一波羅蜜?
    答:「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意在有智慧。諸經皆從此出來,此智慧到彼岸也,就是第一波羅蜜。大乘法門要學六度波羅蜜,「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修前五度像沒有眼睛的瞎子一樣,般若好像有眼睛的人,來引導前五度的盲人,沒有般若度作引導,前五度不能到達彼岸,所以般若為第一波羅蜜。
    (五)「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答:「第一波羅蜜」就是智慧,就是六度之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般若」。但是不可以認為:「這是第一波羅蜜,我只要這個波羅蜜」,這是執著,是錯的;如果能說「即非第一波羅蜜」,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波羅蜜」:知道有這樣東西,但是不執著實有這樣東西,那才是真正擁有這樣東西。第一波羅蜜,並不是實有自性之法。六波羅蜜性皆平等,無高下次第,第一波羅蜜只是方便的假名而已。
    (六) 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答:忍辱波羅蜜:六度之一。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的境。行人在修道的過程中,不免遇順逆二境,必須皆能納受,才不致礙道。忍,約可分為三種:1.生忍:對於(1)人事方面的毀譽,皆能安然順受,不生瞋恚之心;對於(2)自然環境方面的逆境,如飢飽、冷熱等非人力所造者,能處之泰然。
    2.法忍:對於(1)心理上所產生的貪、瞋、痴成見,我能自制,能夠自我疏通,自我調整;面對(2)外界各種違逆於心的想法,也能忍耐、放下。簡言之,就是『明白因緣法,而能通達人情事理)。」3.無生法忍:菩薩行諸度時,因「深知諸法無我、空無自性的實相,能安住於真理,而其心不動搖」。是「法爾如是」「忍而不忍」的境界。
    4. 忍辱波羅蜜:六度之一。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的境。行人在修道的過程中,不免遇順逆二境,必須皆能納受,才不致礙道。
    (七)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什麼意思?
    答:1.菩薩應該捨離一切幻相,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不應該住著於色塵上生心,也不應該住著於聲、香、味、觸、法等諸塵上生心,應當一切不執著而生起勝義的菩提心。如果心有所住,便會隨境而迷,無法安住於勝義的菩提心了。所以佛陀才會教示:菩薩不應該執著於任何事相上而行布施。
    2.菩薩欲成道,當空其心。離去一切形跡,方能發無上菩提的道心。不應起著於色的念頭,不應起著於聲、香、味、觸、法的念頭,應生無所住心。此心才能圓通無礙,純真無欲,一切不受繫縛。若於六塵上,有一住著,便不能解脫其住心,即非菩薩之住處。菩薩心,本來虛而明,若住於色,就不能覺。不應住色布施。菩薩以不住此的覺心,發心廣大,非僅為己,是為有益於一切眾生,應該如此無相布施。一切諸相。原是指點諸菩薩解脫而已!其實本體全空,皆是非相。
    (八)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什麼意思?
    答:如來所證悟的法,既非定性實有,亦不是空無所有。
    (九)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什麼意思?
    答:如果菩薩心裡住著任何事相而行布施,那就像一個人掉入黑暗中一樣,一無所見;如果菩薩心能不住任何一法而行布施,就像人有眼睛,在日光下能洞見一切事物。
    (十) 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什麼意思?
    答:未來之時,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這部經領受憶持、背誦或讀誦,以如來的智慧,絕對是悉知、悉聞、悉見此人之行,他一定能成就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功德。」

    四、分享
    (一)有同學分享:對於名相上理解上有困難,對於空我要加以聞思修,應用在生活上或對家人與動物,聞佛法以後生清淨心。
    (二)另有同學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裡,與心經全部是講大乘的空理,教導衆生要離四相,離所有相,不執取一切相。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薩發心修行,應該離開一切相,空性智慧如心經所說的,不應該住在色塵上發心修行,不應該住在聲塵上發心修行,不應該住在香塵上發心修行,不應該住在味塵上發心修行,不應該住在觸塵上發心修行,不應該住在法塵上發心修行,應該一法也不住地來發心修行菩提。
    (三) 有同學說:菩提心與菩薩心,大家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對經文的了解,很多的名相無法用言語來解釋,要用心去體會三藐三菩提,要發無上正等覺成佛的心。
    (四)有空性智慧加上因果觀,了解諸法實相,因緣所生法的因果觀,能了悟這些事物的因果
    ,了解緣起調整運用就可以讓我們很多事,得到順利的解決,不生煩惱。
    (五)李虹慧老師說:我在思惟,有為法,無為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無上法布施:當一個沒學佛法的人,很善良,他不懂得什麼叫法布施,我們既然應機說法即應隨時代變動,不能總在山林修行而不自我提升。佛教是為了要提升大眾,台灣是一個佛教蓬勃發展的,佛光山系統,從經典的文字般若,讀到現實的問題,從有相布施,到無相布施。所有世間一切佛法,皆為無上妙法。

    五、結語
    佛陀告訴我們諸法實相,讓我們對諸法實相的理解,原來實相即是非相,對於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一切,不要太執著,用空性智慧,用因緣觀來看,當有這些理解,可以做布施,不管有形的財布施,還是法布施,當義工,自己受益以外,還要幫別人一起提昇,一起受益。

    四、下次讀書會
    時間:113年1月18日下午3:30-5:30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四相寂滅起大乘行分第十四(p.234~)
    帶領人:劉珍齡
    記錄:陳淑華
    拍照:江麗滿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