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多113.3.14
    多聞樂活讀書會記錄
    時間:113年3月14日下午3:30-5:30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第十六(p.275~283)
    成員:李虹慧、劉珍齡、陳淑華、周財生、鄭月娥、江麗滿、賴平熙等7名
    帶領人:劉珍齡
    記錄:鄭月娥
    拍照:江麗滿

    一、複習與內容導讀
    (一) 信受奉行荷擔家業分第十五。
    1. 佛陀反覆以七寶、身命等布施和受持四句偈相互校量,主要在建立大眾對般若功德的信心,如是住信心清淨,如是降伏我等四相, 如來希望我們理解經的妙義,獨為發最上佛乘道心的眾生所說、唯有具備般若智慧,而又能受持、讀誦、解說金剛經的行者,才能承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家業。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即是佛塔,應受一切人、天恭敬供養。
    2.佛陀所說都是真實不誑之語,但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持經演說者,不但沒有受到人、天的尊重禮拜,反而被世人所輕賤呢?答案在今天的第十六分。

    二、讀誦第十六「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原典並作內容討論,重點如下:
    (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受持、讀誦本經,若不得人、天的恭敬,反而受到輕賤譏罵,那是因為此人先世所造的罪業很重,本應墮入三惡道中去受苦,但是因他受持、讀誦本經的無量功德力故,惡業由重易輕,在受人輕賤譏罵中,宿業漸漸消滅,未來將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二)能淨業障分,什麼是業障?
    1.業:造作之義。是指行為、意志等身心活動。一般分為三種,即身、口、意三業。業的性質,有善、惡、無記(非善非惡)三種。所造者若為五逆十惡之罪業,將來必受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業報;若造五戒十善之善業,將來可得人、天等善道之福報。
    2.所謂業障,或是宿業、或是現業,皆可障蔽真如自性,在六道輪迴之中,生滅不已,沒有休止。若能受持、讀誦般若甚深妙理,知一切皆是幻相,皆是虛妄則不再隨境轉業,便能境隨人轉。深入般若,虛妄淨盡,故曰能淨業障。
    (三)佛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什麼叫供養?什麼叫承事?
    1.承事的意思,就是你跟自己的師父住一起的話,你要侍奉,做上師交代給你的工作,把它圓滿的完成就是承事。
    2.什麼叫供養?依供養對象不同,有供佛、供法、供天,甚至有對人、對僧眾師長的供養;在供養內容上,有物質的供養,其中,最高的供養,為心意上的一心供養、誠意供養、真心供養。
    3.在末法時代,能受持、讀誦本經,其所得的功德之多,我(佛陀)如果一一具實說出,也許有人聽聞我說了這樣廣大的功德,其心會紛亂如狂,狐疑而不信。為什麼有人聽了會這樣狂亂起疑呢?那是因為這部經的義理甚深不可思議,所以持受它所得的果報也就廣大不可思議。」
    (四)佛陀為破凡夫不理解受持者功德既然如此之大,為何還會被人輕賤之真義,惟恐對境成迷,而譏毀如來教法,又慈悲為我等宣說《金剛經》不可稱量、不可思議的功德果報。

    三、閱讀討論大師金剛經講話第十六「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重點如下:
    (一)凌辱輕賤,除先世罪。
    1.什麼叫報不可思議? 什麼叫果不可思議?
    (1) 報不可思議: 以輕易重,原本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之業果,消散滅盡。
    (2) 果不可思議:除先世罪業冰消外,未來當證菩提之佛果。
    2.輕賤事有哪些種類?為什麼會碰到輕賤這些事情呢?
    (1)被人家忌妒嫌棄毀謗或欺凌甚至被木槍刺腳。
    (2)如是因,如是果,誰都不能逃脫因緣果報的法則,吾人在接受先世罪業的報應現行,種種難忍之事時,應憶持金剛妙法,隨緣消舊業,安忍不住四相,更不可動念瞋恨。
    (3)a. 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精勤於種種善行修為,以至徹悟甚深緣起,成就正等正覺。b.我們受持般若性空之理,是空掉貪染根塵識的妄執,是空掉我等四相的分別,而非撥無聖凡因果,不信有善惡報應。c.如果能持續受持「金剛經」可以得到兩種不可思議的果報,消除罪業得道佛果。
    3.張無盡居士詩言:四序炎涼去復返,聖凡只在剎那間;前生罪業今生賤,了卻前生罪業山。
    (1)春夏秋冬,夏季很熱,冬天很冷,四季重複輪迴。成聖成凡,只在剎那間,一念悟成聖,一念迷成凡,剎那間心境的改變。前生罪業今生被輕賤以後,就滅掉了前生罪業。要精進學習了解金剛經實相,轉迷成悟,就不會生死輪迴。
    4.如是因,如是果,什麼叫安忍不住四相?
    (1)要安住在無所分別要心,無所住不著四相,更不要動念瞋恨,所有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不真實,看到別人做不好的事情不要太當真,一動念就造業。
    5.鴦掘摩羅,因誤信外道誓殺一千人,因受到佛陀的教化,成為一位修善的比丘。民眾仍忘不了他做過的惡行,瞋罵羞辱。佛陀安慰他:你必須安忍不動,要歡喜信受。
    如何安忍不動,要歡喜信受。
    (1) 要知道自己的錯誤,知錯能改要安忍不動,信心堅定。
    (2)李虹慧老師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忍的力量是碰到任何一件事情,有因有果要自己先反省懺悔,修行佛法信心要堅固,肯定自己要發心發願,這樣修持於安忍不動。
    6.《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當持經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濟人離苦,超出生死。
    (1) 六度萬行,廣開修行門戶,忍耐是修行最得力處,佛陀名為「大雄大力」,如果心無求法的大力,怎能被割截其身而不生瞋恨?欲成佛作祖,先做眾生馬牛,要為人天眼目,須成忍辱大行。
    (2)持經戒,守八正道,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透過行善布德,濟人離苦,累積福報,得解脫超越生死。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
    (3)有同學說最近活動很多,但還是很法喜,經上說的道是八正道,是凡夫所必修的,有了正知正見,有歡喜心才不退轉,學佛是幸福的,可以聞佛法,入八正道。
    (二)供養諸佛,不如無心。
    1.佛陀以自己因中修行,親承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之功德,心無所住,清淨如虛空,與深妙法性相契。
    2.《海龍王經》中,提及究竟之供養:菩薩有四事,應供養如來。何等四事?
    (1)不捨道心,植諸德本;心立大哀,合集慧品;建大精進,嚴淨佛土;入深妙法,心得法忍。
    (2) 李虹慧老師說:在佛法上精進固守道心,才能廣得福德資量,要大慈悲才能增長智慧,發大願去實踐,從聞思修有次第的修行,到無生法忍,這才是最尊敬的供養。
    (3)要發無上心願,學習佛陀的正智。要發慈悲心,把佛法身植於心中,並莊嚴佛淨土,修持忍而不忍得無生法忍,法供養,比用實物供養究竟。
    (4)一切佛道。從發心立願開始。遵循佛法一步一步去做,植諸德本,累積資量修持八正道,深入經藏,行解並重,行慈悲心跟般若智慧,才能莊嚴佛土。
    (5) 李虹慧老師說:學佛要學得無心,無心不是沒有心,而是「滅絕分別思量之差別」。無心的境界三昧很高,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就是無心的妙用。要做到善用其心,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無心?大師告訴我們如何用無心a.無事時,應有明淨的心:我們有時候忙、忙、忙,其實忙中亦有閒時。當無事的時候,要將心安住在反觀自照的明淨之中。心中了了常知,寂寂常照,好比百花叢林過片業不沾身,心明淨了,在無分別的時候,對萬物的始末即能清晰明白。b.有事時,應有堅定的心:處於萬物紛擾的人世間,經常會有出其不意的惱人事件,面對事情,應有洞察先機之堅定心。c.得意時,應有淡泊的心:其實得意的時候,更要有淡泊的心,因為,人處順境容易得意忘形,若能自我惕勵,就不致馬失前蹄,失於安樂。因此在得意時,要有淡泊的心。d.失意時,應有泰然的心:人的一生總難免有低潮失意的時候。失意時,最要緊的是不要被失意打倒,保持一顆泰然的心。對得失便能不在意了。所以,「上台、下台」都要泰然。失意沒什麼了不起,只要繼續努力、上進,機會就會為我們所掌握。
    3.怎樣當個無心的人?
    (1)要做到「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領悟似木人看花鳥;木人本體自無情,花鳥逢人亦不驚;心境如如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人要學會不動心,要聽無聲的聲音,看無色的世界,處不動的環境, 因為世間的「風動幡動」,實為己之心動。
    (2)長命保足,永除於飢餓,無心而無罣:因為無相,所以功德亦無量,在大寮的行單,也是一處修身養性、養深積厚的地方。在大寮負責典座的人,都能使三德六味具足,則內足以攝心自修,耳目心意若不被妄相所轉是無心道人,眼所見皆新雨山色,耳所聞是宣流法音,無心而無罣。
    (3)無心是平常心,在現實生活中安然面對無常。

    四、心得與回饋
    (一)李虹慧老師說:1.道,為八正道。佛第子應該修持涵戒定慧。善盡責任是你的角色是什麼就應盡責任去修持。每個人在修持的道上不迷於神通,很多人迷於神通妄想,沒有入佛法的正道,在娑婆世界中我們要遠離妄念,保持平靜的心性,隨時修養自己,透過外境所有人、事、物來歷練自己,才能成長。2.五毒,指貪、瞋、癡、慢、疑。對經典和師父說法起疑心就不對,要用智慧去想,有學員因起疑心:「會長是這樣做的嗎?」「上級是這樣交辦的嗎?」充滿疑心就退出不參加。面臨死亡離別的無常,雖然不捨,仍能堅定信心向前行,有佛法就有辦法,至心是佛,大師的教誨是肯定的,經典是要用心體會。跟著時代前進讓大眾能接受,讓更多的會員進到人間佛教的世界。
    (二)有同學說:我們總以為無常離我們很遠,但無常就在我們身邊。平常有精進學佛儲存資糧,當碰到事情的時候,就能正知正見能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的智慧,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沈著、冷靜、去解決事情。兩星期前,兩位非常優秀又精進的佛光人近日往生 。一位是生前負責金剛的工作 ,他的兒女決定繼續承接父親的金剛工作。另一位的孩子往生後,將海青、縵衣、居士服一起火化,期望他來生乘願再來做佛光人。這些都是大師的教誨,銘記在心,在痛失先生或孩子的時候,能夠保持平靜,懂緣起法知因緣,更精進的去面對,知道用般若智慧去處理事情,這也印證有事的時候能練心,更堅定我們的心意,遇到事情,兩個家庭所表現出不會因我學佛了,還會發生這種意外的嗔心,反而更堅定他們的道心,這是非常難得,也是我們要學習的,讓我們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
    (三)另有同學說萬法唯心造,一切都是心的造作,佛法道理都是我們的依據,最重要是用什麼心去修持,在生活上實用。當了兩年的會長,很棒的一點,就是不管事情再多再忙,我還當人間社記者,工作上算蠻重的,但欣慰的是不管怎麼忙怎麼累,我的心是堅定的,是歡喜的,不會因為累或忙有一絲絲退轉的心,因為有佛法做後盾,佛法入心,心寧靜了,有進步了 ,至少超越過去的自己。
    (三) 有同學說:無心,是心無所住。看待一切事情,不需要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去執著做一切的事情,讓自己有個非常清淨的心,能分辨事情是非真相。有一位朋友,夫妻孩子,同住一個家庭幾乎不溝通,常常抱怨都是別人的錯,我告訴他,人生這個階段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是要去努力及付出。所以說無心不是不去處理 ,是要面對現實:一個家庭要平安,溝通很重要,家庭是一個講愛的地方。
    (四)帶領人:感謝大家像佛菩薩一樣不斷的善護念,與善護囑。告訴我們對生活隨時要有覺性,精進修持,心只要一個轉念,面臨這種無常,雖然不捨,他們的修行會提醒大家要把心量擴大。不僅要終其一生學習、甚至來生、都要不斷的學佛及行佛。

    五、結論
    (一)今天非常感謝大家,今天談受持「金剛經」及讀誦「金剛經」的重要性,透過同學們的分享,我們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可能發生意外
    ,怎麼樣去保持我們這顆清淨心是很重要的,這顆心是要經年累月的在生活裡,不斷的去實踐不斷去歷練,讓這顆心能越來越安定越清淨,這是學佛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所在。佛陀與大師傳揚佛法就是希望每一個人幸福快樂,這顆心轉迷為悟,就是把執著心放下,清淨心就顯現與大家共勉。
    (二)下次讀書會
    時間:113年3月21日下午3:30-5:30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第十六(p.283~)
    帶領人:劉珍齡
    記錄:洪美沙
    拍照:江麗滿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