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多113.3.21
    多聞樂活讀書會記錄
    時間:113年3月21日下午3:30-5:30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第十六之三、四(p.275~283)
    成員:李虹慧、劉珍齡、陳淑華、周財生、鄭月娥、江麗滿、賴平熙 洪美沙等8名
    帶領人:劉珍齡
    記錄:洪美沙
    拍照:江麗滿

    一、複習
    (一) 凌辱輕賤,除先世罪。
    現世如因猜疑與人生嫌隙,或懷瞋怨被毀謗,或依權勢被欺凌,等輕賤事。乃是先世罪業的報應現行,接受、忍辱
    能將前世惡業轉化、今世福慧增長。
    (二)供養諸佛,不如無心。
    1.佛陀以自己因中修行,親承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之功德,遠不及受持、讀誦此經之功德。因供養諸佛,事屬有為,果報仍可思議計量;受持般若,功屬無為,故不可稱量勝數。
    2.發心立願供養諸佛不如無心,「無心」即離相,無所求。如須菩提心無所住,而生清淨心,與深妙法相契,故感雨華天樂詠歎。

    二、讀誦第十六「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並作內容討論,重點如下:
    (一)末法眾生,狐疑不信。
    1.佛陀以狐性多疑,譬喻末法眾生信根怯弱,聞般若勝福,狂亂不信,以致謗法獲罪業。
    2.學佛者,信根應當堅固,不被天、魔、梵及世間根塵所壞。所有的善法都是透過「信」開發出來的。
    3.故佛陀慈悲為我等宣說《金剛經》不可稱量、不可思議的功德果報,要深信。
    4.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
    百丈禪師協助原是修行人卻墮五百世野狐身的老人解脫野狐之身。乃因昔時該修行人回答學僧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回答:「不落因果。」故。百丈禪師為其釋疑,答道:「不昧因果!」使其大悟,只因一念昧於因果,背離正道,而受墮五百世野狐身,今得解脫。
    (1)眾生因執著而造業,因此「菩薩怕因,眾生怕果」,不讓因產生為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聲、口、意。學佛要有正知正見,並謹言慎行。
    (2)李虹慧老師說:明白因果就不會怨天尤人,而能防範未然。看周遭世界,俄烏戰爭、以色列攻打加薩走廊的戰爭死傷難以數計,非洲兒童無法吃飽等各種問題,足證佛世難生,要生懺悔心,我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故要精進修行。在佛道上要有正知正見。
    (3)有同學說自己勤讀心經、金剛經,將佛法用於生活上,但因忘性會將昨日事如夢幻泡影般遺忘。(李老師說:在家裡修行,心境也會有層次的改變,譬如對昨日事不復記憶,這是個過程,因為對佛法的領悟,會隨時間而有層次、境界的不同,而在生活中也會有所改變。因為知見的改變會提醒自己、找到自己、肯定自己。

    (四)果報巍巍,不可思議。
    1.受持金剛經的功德──能重業轉輕,消惡道之業報;能依此信德,獲證無上正等正覺。
    2.智閑參訪溈山禪師,溈山對其在百丈禪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的評語是:「這不過是世間的聰明,對了生脫死,毫無助益。」又問他:『什麼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智閑請禪師慈悲解說被拒。溈山禪師的理由是:「我知道的,那是我的,不干你的事;我若為你說破,你將來眼睛開時,會罵我的。」智閑翻遍所有的經典找尋答案無著,了悟:文字非諸佛真心,改做個參究本心的雲遊僧,到南陽慧忠國師處參學。有一天剷草時,偶然拋落的瓦礫恰好擊中竹子,發出清脆的一聲,智閑因而大悟,回房沐浴,焚香遙拜溈山禪師謝恩因未說破這個祕密,而有今天的見性頓悟。又寫一詩偈寄給溈山禪師。偈云: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1)譯
    (一擊而明心見性,非是由修行而來。)(這一念心,清淨寂然,又能隨緣而作,不墮於空。且言行舉動與清淨自性,相契。)(無論是動靜閒忙、行住坐臥,都找不到心念的蹤跡。卻都是自己的心在主控、作主, 雖然離開了心意識思維,但行住坐臥,處處都有威儀。)(真正悟道了這一念心,立身處世,語默動靜都能自在無礙、解脫無惱,能悟到這個道理,就是上上根機的人)。
    (2)有同學說:這偈境界高,日常生活中有人我是非,在平常如實的境界有學習的契機,直接由人我、生活中頓悟,
    頓悟讓人洞察、覺察到自心本性,找到內心的清淨。得到般若智慧。
    (3)李虹慧老師說:透過修行來開悟,頓悟,轉境成智。禪要用心體會,才會開悟,才會說參禪念佛,念佛還有你唸哪個佛,我們由佛經見到本性,或自然界也能說法,自大自然的花草的體會看到自己內心的世界。
    3.六祖惠能初見五祖弘忍,對「你來求什麼?」回答:「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相對於慧朗禪師初訪馬祖禪師,對「你來求什麼?」回答:「(1)求佛知見。」馬祖禪師答:「(2)佛已超越知見,有知見就是魔。」接著要他回去石頭禪師那兒請示:「如何是佛?」回話是:「你沒有佛性」「因為你不是蠢動含靈」「(3)因為你不肯承擔」,慧朗終於言下大悟。
    (1)求佛知見--
    因為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自生死輪迴解脫。
    (2)佛已超越知見--
    a.佛的知見已達究竟,不隨境變化,故有四念住、三法印、八正道,凡夫的我們需要次第去了解。
    b.(「知」就是知道、思惟;「見」就是觀念。 兩者是相輔相成,由「知」成為「見」,由「見」啟發「知」,彼此有相互作用。 )人的八識有其限制,因為自己的看法未達空性的智慧。會隨因緣、境界變化致知見變化不已。
    (3)因為你不肯承擔--
    因為慧朗與我們若狐疑不信「人具有佛性」,不肯承擔,煞費佛陀示教的良苦用心。唯有直下承擔,深具信心,有佛法就有辦法,因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a.李虹慧老師:疫情至今,生活由沉穩中進入清淨,咸少出門,但仍因關心分會的會務,會自淡水的家搭計程車到台北道場,單程即快六百元,費時費錢,但是這是一種責任與承擔。

    三、回饋
    (一)同學們分享
    1.有同學說:承擔,非常重要,有時是見義勇為而承擔,例如前陣子,為畢業64年的小學同學會舉辦午餐聚會,及安排三天二夜的同學6人的佛光山之旅,只因不忍民國52年即去美的同學返台,渴望見到同學及到台灣名勝造訪的心情,而承擔下來。也因承擔就要妥善規劃購高鐵票、住宿、飲食、接駁、財務統籌等事,讓大家無後顧之憂,有美好回憶;故此從而學到對各種不同問題的解決能力,自利利他。
    2.李虹慧老師說:承擔有好壞苦樂的承擔,責任、困難的承擔,肯承擔,就會有力量來面對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所謂有佛法就有辦理,在經典中由三學(聞.思.修)到三慧(戒.定.慧),為人處事敢接受、嘗試、會有創意;佛光會平台讓人成長來擔任讀書會帶領人、宣講員、檀講師等任務,讀書會中有善知識互相薰習,並集體創作,所以只要肯承擔,就有一切法,面對困難能生忍、法忍,體會成功非你的,是屬於大眾的。如讀書會就有召集人、帶領人、記錄人、拍照人,各行其責,成就成功的讀書會,分會提報佳績至總會,大家都受益。因此要心胸寬大,對自己生命負責任也是承擔。
    3.有同學說:承擔是自我的發心,在能力範圍-健康、財務、環境條件下,願意去做,排除困難,完成任務。甚至於於基於利他前提之下,讓別人承擔。事先考量諸多條件,擇定適合他的任務,鼓勵他、幫助他完成任務。因此
    自我承擔,是關懷而來解決問題,也是智仁勇的般若智慧。也可以邀請他人共同承擔。
    4.另有同學說當會長後會考慮會員能力、個性適合性、能接受程度由他們承擔會務。回想自己一生當中,在承擔中成長,自受用他受用並成就自己。
    5.有同學說自己不敢承擔,不敢做。金剛經說的「三心不可得」,「不要著相」很受用,在生活中實踐,發覺不用上班真好,能享受獨處的清淨時光,及在生活中享受佛法入心的快樂。
    6.有同學表示發覺女兒承擔力低,自我檢討是否自己太疼她,或對她太嚴格,希望自己學佛後有能力幫助女兒勇於承擔。自己覺得能面對自己的錯誤也是承擔責任。
    (二)總結
    我們學佛是想得到般若智慧。前提是要在生活中行佛,真誠面對生活的挑戰,能自我承擔,即做好自己也能關照他人,將佛法在生活中實踐。謝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法喜充滿。
    (三)下次讀書會
    時間:113年3月28日下午3:30-5:30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第十七(先原典,再討論)
    帶領人:劉珍齡
    記錄:洪美沙
    拍照:江麗滿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