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教師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台北-教師讀書會
📕台北教師讀書會📘
一、時間:113年11月28日上午10:00~12:00
二、地點:台北道場十一樓教室(一)
三、書目:《星雲大師全集》經典系列~佛教管理學1
四、出席人員:范鴻英、陳雪霞、李育麗、薛慶色、翁麗珠、黃麗容、莊秀蘭、唐立麗、陳淑貞、錢素慧、蕭文鶯、葉玉珍、黃婌媛共1 3人
記錄:黃婌媛
五、三階段帶領人
<一>、暖身活動:李育麗老師
<二>、主題一:黃麗容老師
<三>、主題二:錢素慧老師
六、讀書會進行
<一>、暖身活動:
1、主題:星雲法語:健康的生活
2、內容:
如何過健康的生活?
星雲大師有四點看法:
第一、快樂的人,不會自惱惱人;
第二、自愛的人,不會自傷傷人;
第三、誠實的人,不會自欺欺人;
第四、正直的人,不會自畏畏人。
<二>、閱讀主題:
1、主題1 :《這維摩詰經》的管理學
1).無量方便的社會管理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以各種善巧方便廣結善緣,只要有維摩居士在的地方,就能相互尊重,安居樂業。
2).「大小互融」的社會管理
維摩居士運用神通,丈室之大的房間,竟能容納莊嚴高大的三萬二千師子座;極小與極大之物,一體平等,原不相礙。因此須彌雖大,納芥子極容易;但芥子雖小,卻也能無礙地容納須彌山,體會「心包大虛、量周沙界」的心胸。
3). 男女平等的社會管理
「天女散花」示現以花散在眾人身上,於心無所住的菩薩,花朵自然墜落,而心有所執著的聲聞,反而拂之不去;以及佛教沒有男女相的平等觀。
4).「不二法門」的社會管理
維摩居士的沉默等於一聲雷,言語道斷,沒有對立、是非、大小的分別,超越的對待就沒有煩惱問題,就是不二法門的精神。
5).「心淨土淨」的社會管理
以善美的心來知人、識人,那麼我們看什麼都是好的、都是清淨的。
2、主題2 :《三世因果經》的管理學
「因果」是世間最公平的仲裁者,每一個人是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
1)了知因緣思想的管理
了解因緣法,就會懂得慎防造業、廣結善緣、歡喜受報、正向思考。即所謂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2)自作自受的行為管理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只要我們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去耕耘人生的福田,最後必定會有好的收成。
3). 福禍窮通的命運管理
人與人要結好緣才能和好,人與事要結善緣才能成功,人與社會乃至事事物物更要結緣才能圓滿功德。
4). 五戒生活的社會管理
佛教的戒律,透過佛性的自覺,產生自我約束、自我規範的力量,能夠真正帶來穩定、進步。
<三>、回饋分享
《麗珠分享》
拜觀音、求觀音,重要的是大家自己要做觀音~「求人不如求己」,希望大家都要「自己做自己的貴人」。因果面前終將自業自受,誰也代替不了誰。
《雪霞分享》
生活中遇到了各種事象,保持平常心、積極的去接受,希望能化解「因果」,「莫再造新殃」又為未來種下不好的因緣才是。「定業可以轉」嗎?佛說定業不可轉,但我們修行,念《地藏經》中
「滅定業真言」的梵文~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請地藏菩薩加持,據說可以轉化為重罪輕受,這就是業力的轉化。
《秀蘭分享》
讚歎今天帶領的麗容老師,素慧老師,都是快節奏有重點的方式,聞思修證俱全,大家很快進入文章回饋,太棒了。
維摩居士幽默風趣、善於方便說法,不全是用佛法開示,而是觀機逗教的,說起「不二法門」竟是一默一聲雷。
老維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薩探病的公案,讓我們了解人我、家庭、社會、政治的管理,最重要還是管理好「我們自己的心」,要大家管理身心用「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四念住法門,生活有智慧,處處結好緣。
謝謝素慧老師帶領「三世因果經」的管理學。學佛以後,看了這篇文章,了悟之前的好、不好,原來都是因緣果報,天天都生活在因緣裡。
經云:「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做惡業的果今生未報,會禍延後代子孫,好可怕啊!遵守三皈五戒,誠心修行「作自己的貴人」,實踐大師的三好、四給、廣結善緣,多修善業,讓今生諸事圓滿、幸福安樂。
《鴻英分享》
「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在因果關係中,貴人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做自己的貴人」。
《慶色分享》
「不二法門」的社會管理上,它的思想、思維,確實不容易透徹的去瞭解,而給自己帶來困擾。那麼大師在文章中提到「沒有對立就沒有問題,沒有是非就沒有問題,沒有大小就沒有問題」,是非、大小、對立都是二,那麼我們如何去突破、超越,如此才能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玉珍分享》
「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這一世我幾乎每天都採花供佛,希望一直有盛開的花朵讓我採!
《黃麗容分享》
做人要正派、正面思考,好人好事也會隨之而來。我當任會長一直在學習「擴大自己的心量」「要心包大虛、量周沙界」努力做到「真正修行人,不見世間過」,一切沒事!
《立麗分享》
「若人識得因緣法,秋霜冬雪皆是春。」這道理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凡事了然於心,然後放下。
七、結語
《維摩詰所說經》,又稱《維摩詰經》經旨在闡說維摩詰所證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是基於般若空的思想,以闡揚大乘菩薩的實踐道,說明在家信徒應行的宗教德目。是繼《般若經》後,初期大乘經典之一。大師提供給大家了解維摩居士善巧方便的生活智慧,希望人人都能做一位自在消遙,給人歡喜的人間菩薩。
《三世因果經》既指出了人的命運是自己造就的,怎樣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又指出因果循環報應規律,
人只要棄惡從善並行善積德就可改運的道理。
一心想著好事時,世界一片美好;一意想著壞事時,世界便處處礙眼。心如芥子,能輕易容納須彌之大而無所變形,正如一沙一世界,足以涵納萬有,無所妨礙。是以,一切如如,盡虛空遍法界,無不思議之處。
心開了事事無礙、通身放光;「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悟道而解脫的人,其心清淨,如流水,如白雲,即使密集的竹林、高峻的山嶺,也擋不住它的流動、飄飛,而來去自如~這便是維摩居士~禪者的心境,如此自在無礙。
大小乘人斷除餘習的程度不同,而被天女有意以花是否著身,來凸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無求無著的慈心悲願。
感謝兩位帶領人對今天的議題「聞思修證」,循序漸進的引導、進行,思索大師傳達的意涵,大家期待釐清自己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一步一腳印老實修行才是!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