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星雲大師全集《十大弟子傳》
    日期:113/12/24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陳烈雲、葉貞秀、黃夜霞、邵國珍、游竣安、楊黃阿欵、鍾珠枝、李月娥、陳惠美、郭碧霞等27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十大弟子傳.富樓那——說法第一》
    壹 前言
    一、舍智連通說富那,須空旃論迦頭陀,那律天眼波離戒,阿難多聞密行羅。二、舍智連通說富那:
    1.舍利弗──智慧第一
    2.目犍連──神通第一
    3.富樓那──說法第一
    貳 內容
    八、到處是家鄉
    富樓那弘法行腳的生活,像行雲,像流水,富樓那到處為家。做真理的使者,為眾生鋪往正覺的道路。
    九、布教的方法
    說法第一的富樓那,是一位偉大的布教家,佛陀對眾生施教的方法,他都能善於運用。
    「方便說法」、「應病與藥」、「觀機逗教」、「事理圓融」,可以說,富樓那已得到佛陀說法布教的三昧了。
    說法布教,完全是為了眾生而非為了自己,說法是說給眾生聽的,不是說給自己聽的。大眾之前,富樓那總是說人能接受的道理。
    一○、為頻婆娑羅王說法
    富樓那和目犍連就曾奉佛陀的慈命,從空中飛進獄中,為王說法並授八戒。
    一一、布教的精神
    富樓那說法度眾生,不求恭敬,不圖容易,越是偏僻,越是難以教化的地方,他越是熱心前往去傳播佛陀的教法。
    一二、在輸盧那國布教
    先從他們生活方面的問題改善起。弘法,不能與人民的生活脫節。因此他暫時不說出他是沙門比丘的身分,他像個醫師似的,每日先忙著探視病人和看護病人。對病患做簡單的治療,又像教師一樣,教他們識字明理。白天,富樓那教他們耕種的步驟,治家的方法;晚上,集合他們,講說五戒十善、因果報應的道理。很快的,輸盧那國的人民,都皈依了佛教。富樓那在那裡收了五百位弟子,建立了五百座僧伽藍。
    一三、布教家的條件
    布教師應具有十德:
    (一)善知法義德
    (二)能為宣說德
    (三)處眾無畏德
    (四)辯才無礙德
    (五)方便巧說德
    (六)隨法行法德
    (七)具足威儀德
    (八)勇猛精進德
    (九)身心無倦德
    (十)成就威力德
    一四、對大迦葉的抗議
    他知道佛陀的教法才是佛陀的法身。對於律中有關食法的八事,都在禁止之例,很難同意,因為這有背佛陀的本意。大迦葉是僧團中權威的長老雙,方引起一番辯論,終沒有解決,最後,還是富樓那讓步說道:
    「那沒有辦法,以後我只有把親自從佛陀那裡聽來的,隨自己的領悟,自己遵守,永遠保持下去。」富樓那尊者永遠為佛法著想。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