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   台北-古今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年前
    佛光山普門寺2月24日舉辦別開生面「社教聯合開學典禮」,除了介紹社教課程,也特別邀請各分會讀書會以法相會,住持滿方法師勉勵與會30個讀書會、250位愛讀書人,書中自有黃金屋,要深入經藏、找到自己的佛心與幸福、共創書香社會。

    愛書人手拿海報等道具,結合創意隊呼來展現讀書會特色,有以密集舉辦讀書會、即時網路分享的「普門寺長者學苑讀書會」;以《人間福報》為題材、用「論壇」方式銓釋的「五福臨門讀書會」;藉由修持三學、圓滿人格的「幸福讀書會」;透過讀書、讀人、讀山水,讓生活處處有書香的「普門書香讀書會」。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Recent Activities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
    日期:2023/11/09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周惠玲、葉貞秀、黃銀瑞、邵國珍、游竣安、郭碧霞等13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一】:星雲大師全集「佛陀與弟子」
    一、 介紹八大勝地
    二、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伽耶這個地方成佛了,成佛之後,他想他首先要去鹿野苑那五個大臣,他就走路,他是千里迢迢從西北部的喜馬拉雅山下的迦毘羅衛國,越過恆河走到了東南方的王舍城,一路走過許多地方,教化眾生至涅槃,我們現在以一個佛教的八大聖地來說明。
    三、 【八大聖地】可以分成兩類
    (一) 四大追思地,也稱四大聖地
    1.佛出生地 -- 藍毗尼
    2.佛開悟地 -- 菩提伽耶
    3.初轉法輪 -- 鹿野苑
    4.佛涅槃處 -- 拘尸那迦
    (二) 四大神蹟地
    1.降伏外道 -- 舍衛國
    2.忉利天下 -- 桑伽施
    3.降伏醉象 -- 王舍城
    4.群猴獻蜜 -- 毗舍離
    四、 著名的朝聖者有:
    1. 阿育王2.法顯、3.玄奘、4.義淨、5慧超
    五、 導讀【佛陀降伏外道六師】──大神變法會
    所謂的出家人,當時的廣義是包括婆羅門教徒,因為印度宗教非常的多,當時佛陀的時代,就有所謂的六師外道,有數論派、勝論派、彌曼差派,還有什麼Yoga瑜伽派等。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長者經典讀書會記錄
    時間:11/09日10點-11
    :30分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成員:長者學苑學員16人
    內容:普賢十大願:第四大願-懺悔業障(行為的改進)
    帶領:陳淑華
    記錄:陳淑華

    一、內容導讀
    懺悔的意義
    1.懺悔是佛教很重要的修行法門。
    2.懺-有容忍的意思,請求他人認罪,寬恕、原諒
    3.悔-追悔、悔過。
    *懺悔是自己在諸佛、菩薩、師長、大衆面前告白道歉,希望得到原諒,滅除罪業。
    4.業,是身、口、意所造作的行為。
    5.生活在世間中,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句話、每一種行為舉止,都是在造業。
    6.認錯、懺悔的力量如同諸佛菩薩的慈悲法水,可以洗滌我們的罪愆,使我們獲得清淨法喜。
    7.懺悔法門都是歴代祖師大德依據經典,以其慈悲願力,為後世衆生所開演的殊勝法門如梁皇寶懺、慈悲三昧水懺等等。
    8.懺悔可分為事懺與理懺兩種。

    二、分享
    1.拜懺法會為何都要跪著念誦,因為心中真誠禮敬諸佛菩薩,祈求他們原諒我們及祖先過往所犯的錯真心懺悔罪業。但因為我們的年紀大了,身可以坐
    但心中一定要恭敬禮拜。
    2.敢在大衆面前懺悔,表示內心真正的知錯,而有心懺悔。
    3.學佛真的是在學認錯,學改過,要真的落實在生活中,這不容易做到,但要學著做。
    4.在懺文中,都有拜普賢王菩薩,為何?因為要我們不只認錯,還要真正實踐真心改過。
    5.大師說:〔你對我錯〕就是要我們能接受自己的錯,放下身段去承認而能改過。
    6.在每個起心動念中,要如大師所說的〔存好心〕
    自然能做好事,說好話。
    7.現今的社會,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大部份的家長都沒有教導孩子是與非的觀念,所以大師很重視教育,他認為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扭轉一個人的生命。
    8.我們要學習每天禪座至少5分鐘來察覺自己每天的行為是否有錯誤,這點也是大師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到的,慢慢地會提升到在每個起心動念中就能自覺到自己的過錯。
    9.要做個〔可愛的老人〕就是要能接受晚輩的糾正而能改過,學會尊重兒孫輩,做到不倚老賣老。
    10.懺文中為何有這麼多的佛號,因為我們犯錯了
    ,雖然真心懺悔,但能洗滌罪業嗎?只有祈求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來幫助我們消災免難。
    11.但能真正罪業消除嗎
    ?如是因如是果,只能借由改過、行善來讓〔重罪輕受〕了。
    12.我們年紀大了,色身難免會有一些磨損,有時會這裡痛那裡痛的,就如依空法師說的;色身交給醫生,心靈交給佛陀,我們對於平時的小病小痛除了看醫生以外,要存著〔重罪輕受〕的想法,就會好過多了。
    13.參加法會中,真心誠意的〔在〕法會的當下,有些人雖然不懂經意,但心卻是真誠的。有些人跟不上唱誦,沒關係也可以默念試著理解經意,當然又能唱誦又能解意是最棒的,大家依各人層次去參加就好。
    14.心存好心,一直都在正念中,有錯就改,罪就不再犯。

    三、結語
    今天讀到懺悔法門,大家應該多少了解一些,也歡喜分享,明天就連續三天的藥師寶懺,希望大家多多珍惜這個因緣,好好懺悔。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觀世音菩薩本行經》、《楞嚴經》、人間福報
    日期:2023/11/2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郭碧霞、周惠玲、葉貞秀、游峻安、邵國珍、張綢、黃銀瑞、劉紅珍、許黎、鍾珠枝、李月娥、蔡美濃等15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觀世音菩薩的故事
    一、 適逢農曆9月19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介紹觀世音菩薩的故事和持觀音心咒:
    1. 觀音菩薩有三個大日子
    農曆二月十九誕辰
    農曆九月十九出家日
    農曆六月十九成道日
    2. 老實念〈六字真言〉〈大悲咒〉,把心放在持咒上,用耳朵聽回自己所誦的音聲,消除雜念,把清淨心諗出來,並發大悲心幫助有需要的人,那才是真正地跟觀世音菩薩學習。
    3. 據《觀世音菩薩本行經》記載,講述觀世音修行成道的故事。
    4. 據《楞嚴經》中記載,講述關於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方法及過程。
    5. 研讀2019.07.04人間福報刊登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所撰
    寫的〈星雲大師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觀世音菩薩本行經》、《楞嚴經》、人間福報
    日期:2023/11/2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郭碧霞、周惠玲、葉貞秀、游峻安、邵國珍、張綢、黃銀瑞、劉紅珍、許黎、鍾珠枝、李月娥、蔡美濃等15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觀世音菩薩的故事
    一、 適逢農曆9月19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介紹觀世音菩薩的故事和持觀音心咒:
    1. 觀音菩薩有三個大日子
    農曆二月十九誕辰
    農曆九月十九出家日
    農曆六月十九成道日
    2. 老實念〈六字真言〉〈大悲咒〉,把心放在持咒上,用耳朵聽回自己所誦的音聲,消除雜念,把清淨心諗出來,並發大悲心幫助有需要的人,那才是真正地跟觀世音菩薩學習。
    3. 據《觀世音菩薩本行經》記載,講述觀世音修行成道的故事。
    4. 據《楞嚴經》中記載,講述關於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方法及過程。
    5. 研讀2019.07.04人間福報刊登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所撰
    寫的〈星雲大師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
    日期:2023/10/19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周惠玲、葉貞秀、楊黃阿欵、邵國珍、張綢等12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
    一、 介紹四種姓:
    1.第一個種姓叫婆羅門,說婆羅門是從創造神,梵天的口中生出來,所以只有婆羅門了解梵天的意思,禍福要由婆羅門來祭祀禮拜,跟梵天溝通,因此婆羅門他們掌握了的教育權、宗教權跟祭祀權
    2.第二個階級的叫做剎帝利就是貴族,這裡掌控真正的經濟、政治、國防、社會種種的藝術文化的發展,佛陀就是這個族群。剎帝利是從梵天的胸部腰以上出來。佛陀就是這個族群。
    3.第三個是士農工商的吠舍,就是平民,從梵天的腰以下到膝蓋之間出來的。
    4.第四個叫做首陀羅,是從梵天的飯神的腳底出來,所以要被踩死在腳下,
    這四種姓,印度他們非常安於宿命。
    二、 阿私陀仙人,年紀非常的大,看到可愛的悉達多太子,一面看一面哭,說孩子將來如果當國王是轉輪聖王,所謂轉輪聖王就是儒家的仁王、聖王,如果他出家他會是法王,因為自己年紀太大了,等不及他長大開悟成佛陀來度,這個話帶給淨飯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三、 淨飯王想盡辦法不讓悉達多看到人間疾苦,他還時因由四成看到世間的生老病死
    四、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
    日期:2023/10/05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周惠玲、葉貞秀、黃銀瑞、邵國珍、陳烈雲、等15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
    一、 介紹淨飯王白飯王斛飯王甘露飯王和他們的子女。
    二、 白象入胎,悉達多太子出生。白象代表聖潔清淨,那象是擅於走路,非常的溫和柔和,所以釋迦牟尼佛是能忍能夠載運眾生,非常的祥和,六牙就是六度波羅蜜,所以佛陀的出生,他要實踐六度波羅蜜載運眾生,把我們救護到載運到涅槃的彼岸。
    三、 講述佛陀前世白象王慈悲拔牙度獵師的故事。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
    日期:2023/09/21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周惠玲、葉貞秀、黃銀瑞、張綢、陳烈雲、陳惠美等13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的書寫歷程
    一、 大師在寫這個書的時候,是以一個凡夫薄地的眾生,帶著一個孺慕之情來寫,他說佛陀是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每天祈禱佛陀賜予智慧,盡可能的把這部聖傳,寫得盡善盡美,在這段生命過程中,來完成宇宙第一人的傳記,引為無上的榮幸,大師是帶著一種敬佩的、崇敬的心情來寫佛陀傳記。
    二、 大師寫《釋迦牟尼佛傳》出版序,說,在寫作中,寫到佛陀為我們眾生,用心良苦的地方,眼眶中不自覺的就常常含著淚水,為佛陀的深厚的同情心、慈悲心、智慧心所感動,拙筆不能讚美到佛陀,也說在寫這個書的時候,他不是像一般學者,或是一般的作家,他完全是一個宗教徒、佛教徒,非常虔誠的心,一種很感動的,等於跟佛接心的那種狀況而寫出的,所以說他這本書跟一般的佛傳,非常不一樣的地方,就說他本身是一個有修行、有體證的人,他是從信仰從一種修行的角度來切入,所以跟一般純學術性或是純文學性的一種寫作方式非常的不同。所以我們中國能代表救世主佛陀的聖格,及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的慈心悲願。
    三、 寫佛陀聖傳不是用想像力來寫的,不能說一句沒有根據的話,這就是星雲大師寫這本書的主要的動機跟宗旨,他採用了很多的文獻,他找十幾種的參考資料,再加上身邊有的一部《頻伽藏經》,所以《大藏經》有一個叫作《頻伽藏》,感謝佛陀的慈光庇佑到,寫作很順利,就好像馬鳴菩薩的《佛所行讚》,池田卓然的《新譯佛所行讚》,無者小路的《釋迦》,常盤大定的《佛傳集成》,高南順次郎的《釋尊的生涯》等,大師使用文獻,他借助很多的資料,這當中有從《大藏經》著手的,還有一些日本人寫的資料,還有當然寫佛傳裡面的最有名的是馬鳴菩薩的,他用一個詩體、詩歌的形式,就是信道大師說他寫這個傳記,在第十版的時候,他說《釋迦牟尼佛傳》是在1955年,民國44年的時候寫的,在23年後,1978年,民國67年,大師已經開創了佛光山十幾年後,這本書居然能夠不斷的再版,學術界對佛陀傳記的重新撰述,無虞上百種,翻譯成中文的也有好幾部,像美國高樂斯的《佛陀的綸音》,日本中村元的《瞿曇佛陀傳》,副島正光的其人及其思想,都是各種各擅特色的作品,都值得讀者參閱。
    四、 大師對出版的資訊掌握得非常的精確,包括日文、英文的資料,大師說自己是一個弘法工作者,寫這本書,並不是把佛陀當作一個普通歷史人物來寫,在他心目中佛陀是他所信仰的教主,是娑婆世界眾生最值得皈依的導師,因此,在撰寫的時候,心態是虔敬的、嚴肅的,感受到佛陀深邃的智慧與無比的慈悲,更幸於把這種感受傳達給這一時代的國人,以這種心態寫出來的佛陀傳記。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陀與弟子
    材料:星雲大師全集《釋迦牟尼佛傳》
    日期:2023/09/07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周惠玲、葉貞秀、黃銀瑞、黃月霞、陳烈雲、黃銀瑞等13人
    導讀與討論
    【主題一】:星雲大師全集「佛陀與弟子」內容概述
    一、 介紹星雲大師全集十二大類
    二、 介紹第六大類傳記類,星雲大師傳寫的《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玉琳國師》……等作品
    三、 講述《釋迦牟尼佛傳》要點
    四、 佛陀與弟子這個單元,先從大師的《釋迦牟尼佛傳》開始,這是佛陀本傳,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有十大弟子,將於第二單元,在分享大師寫的《十大弟子傳》。
    五、 佛陀的弟子當中,佛教的發展在印度乃至中國,就有很多的歷代的高僧,因此在佛教裡面,就有所謂的四大《高僧傳》,《梁高僧傳》、《唐高僧傳》、《宋高僧傳》到《明高僧傳》,乃至有一些居士,《居士傳》、《比丘尼傳》,甚至禪宗的《燈錄》等等,大師寫出印度的高僧、中國的高僧,弟子篇大師也寫出佛光山的系列,大師領導佛光山,開山已經超越五十年了,步入第二個五十年,很多跟隨他六十年以上的師生弟子,乃至現在新發心的非常傑出優秀的弟子,很多人為了人間佛教在五大洲的弘揚,殫精竭慮,非常精進、辛苦,所以這裡面大師就有分成佛光山的比丘弟子,改寫佛教歷史的比丘尼弟子們,乃至大師創的叫作師姑,就是女眾沒有走入家庭沒有結婚,終身一樣的獻給佛教的,來為佛教努力的師姑制,甚至男眾的教士。
    六、 佛光山寺大雄寶殿因釋迦牟尼佛傳、玉琳國師書籍戲劇受歡迎、在廣播電視等演出而有收入建立。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經的故事
    材料:星雲大師著《法華經大意》
    日期:2023/07/18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周惠玲、葉貞秀、黃銀瑞、黃月霞、陳烈雲、黃銀瑞等19人
    導讀並討論
    【主題一】:第四講《法華經》的人間思想
    總結《法華經》的內容,再提出十點,希望能對當今社會有所啟示。
    1.從紅塵的汙泥中,滋養我們清淨如蓮花的本性。
    2.從自覺的教育中,加強自我淨化的建設。
    3.從世間的雜染中,建立心靈環保的共識。
    4.從權勢的追求中,懂得因果法理。
    5.從金錢的滿足中,明白功德聖財的重要。
    6.從利益的謀求中,知道分享給大眾。
    7.從權利關說中,追尋合法的正道。
    8.從待人行事中,反省自己的天理良心。
    9.從慈善救濟中,增長般若智慧。
    10.從宗教信仰中,懂得辨別正、邪的信仰,遠離邪魔外道的迷惑。
    二、《法華經》的人間性
    (一)人間性
    (二)生活性
    (三)利他性
    (四)喜樂性
    (五)時代性
    (六)普濟性
    【主題二】介紹佛陀的十大弟子
    (一)以下據《維摩詰所說經》等,列出十大(比丘)弟子的名號[2]:
    1. 舍利弗:智慧第一。
    2. 大目犍連:神通第一。
    3. 大迦葉:頭陀第一,讀音為「大迦攝」。
    4. 須菩提:解空第一。
    5. 富樓那:說法第一,全稱「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6. 摩訶迦旃延:論義第一。
    7. 阿那律:天眼第一。
    8. 優波離:持律第一。
    9. 羅睺羅:密行(於微細戒能護持)第一,佛陀的獨子。
    10. 阿難:多聞第一,佛陀的堂弟、侍者。
    (二)講述大迦葉尊者的事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長者讀書會
    經典讀書-佛經的故事
    材料:星雲大師著《法華經大意》
    日期:2023/07/11
    地點:普門寺5樓智慧教室
    召集人:覺瀚法師
    帶領人:翁淑芳
    參加:覺瀚法師、翁淑芳、周惠玲、葉貞秀、黃銀瑞、黃月霞、陳烈雲、黃銀瑞等18名
    導讀並討論
    【主題一】:第四講《法華經》的人間思想
    二、《法華經》的重要十句話
    (四)普門示現──整治心靈水源
    「普門示現」出自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門廣大,普門大開,觀音化現三十三應化身,隨機應化,是普門示現的最好寫照。

    (五)一心稱名──念念真誠善美
    「一心稱名」,就是一心一意的紀念你、尊敬你、學習你。觀世音菩薩的靈感,有時候不能從事相上去看,必須從理論上去實踐,這才是《法華經》的宗要。

    (六)四安樂行──安住慈悲喜捨

    「四安樂行」出自第十四品〈安樂行品〉。就是說修持《法華經》,能獲得四種安樂:一、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四、誓願安樂行。
    有了這四種安樂行,才能安住在慈悲喜捨中。

    (七)六根清淨──煩惱轉成菩提
    能得「六根清淨」的功德,出自〈法師功德品〉。受持《法華經》的人,佛法雖然講修心,但直入很難,迴入漸修,次第而進,比較容易成功。所以,應該先修眼、修耳、修鼻、修舌、修身,再修心,意思就是六根皆修。

    (八)淨土信仰──人間莊嚴美好
    〈見寶塔品〉裡,講到對寶塔的信仰、對淨土的信仰。《法華經》中踊現的多寶佛塔,表示只要我們自心清淨、和悅,在人間就能見到莊嚴、清淨、美好的佛國淨土。

    (九)法師菩薩──弘法不分僧信
    法師,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的人,不一定專指出家人。在《法華經》第十品〈法師品〉裡,即言:「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一〇)久遠成佛──法身常住不滅
    在印度菩提伽耶菩提樹下開悟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只是一種方便示現的假相。實際上,佛陀於久遠之前早已開悟成佛。所以,在〈如來壽量品〉中,寫道:「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這種「久遠成佛」的觀點,也是《法華經》的重要思想。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