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松四三學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7 個月前
    📕📕松四三學讀書會
    💓日期:114.1.6(一)
    🟢時間:晚上8:20~9:20
    🟤地點:zoom線上
    🟩主題:斷苦星雲說偈(第3冊)
    👩帶領人:王湘溱
    👨總回饋:劉雄達
    👩‍🦰記錄人:馮淑真
    💖參加成員:劉雄達、王湘溱、馮淑真、楊秀麗、馬嘉綾、詹達娥、陳秀珠、陳彩卿、林雅雯、楊莉娟、劉少玉、鄭寶虹、賴來屏(共13人)

    👩帶領人王湘溱:
    問:1認識苦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幫助?
    2簡述【求不得】、【怨僧會】二苦從何而生?
    3生活中,如何不被束縛?

    1️⃣分享人:楊秀麗: 淑真跟我說讀書會要講的主題是「斷苦」時,我跟她說我現在不苦了,我不知道怎麼說。參加分會讀書會和大家共學,聽師兄姐的分享很實用,我都把它用到家庭,家庭氛圍也越來越好。也參加讀書會初階培訓,老師說比如別人說了一句不好聽的話,別人說了就忘,你還在生氣,情緒一直低落,如果你往好處想,困擾就消失了。我喜歡誦經、持咒、念佛它讓我廣結善緣、安住身心、增長智慧。人生苦短,珍惜眼前。

    2️⃣分享人:劉雄達:【愛別離苦】今 天普照會員,李鄭端章她因丈夫的突然離世而感受到的深刻痛苦。她先生因心肌梗塞去世,讓她面對失去摯愛的淒涼。端章師姐因為脊椎病痛而未曾治療,雖然她的醫生兒子一直勸導卻不從,直到丈夫的去世使她徹底崩潰,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她的丈夫在世時非常照顧她,兩人彼此相愛,但卻最終面臨分離。
    雖然丈夫的離世是突如其來且令人難以捨得的,但回想過去,似乎也是一種福報,讓他不必受長期的病痛折磨。這段經歷使她更深刻地感悟到人生的苦與愛,以及夫妻相愛終究難免面對的離別。最後,她在經歷痛苦之後,也開始聆聽兒子的話,最終決定接受治療,反映了人們在艱難時刻所經歷的掙扎與覺悟。

    3️⃣分享人:賴來屏:自己近期的痛風及兩次小中風的痛苦不瞭解。由於同修的病痛,讓他感到壓力,經過醫生檢查卻發現身體上沒有問題,醫生指出痛苦可能源於心理壓力。要去尋找痛苦的原因,借由修行和唸佛的方式可以幫助克服痛苦,提升自我,最終遠離痛苦。

    4️⃣分享人:陳彩卿: 人生中許多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更加平淡,逐漸學會放下過去的苦。從年輕時的拼搏到現在,大家都成長並獨立,家人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感受到“愛別離”的苦。這種變化讓人必須努力活得快樂,否則生活會變得更苦。目前我過得很快樂。

    5️⃣分享人:鄭寶虹: 【愛別離苦】 小時候我的腳就行動不方便,一直努力克服困難。在高中時,教官的一句話啟發了我,讓我明白苦難是相對的,別人也在默默努力。我結婚生子後,面對父親和弟弟的離世,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常常與家人產生爭執。直到我妹妹寶莉帶我進入佛光山,透過淑貞師姐的引導,讓我學習佛法,明白不應把痛苦藏在心裡,要將其化為前進的動力。
    在找房子時,我曾經十分焦慮,但在師姐和妹妹的鼓勵下,堅定的向觀音菩薩祈求,最終在短短半個月內找到了理想的住所,方便照顧家人。八年前我弟弟因癌症去世,留下我深深的悲痛,而前兩年父親也相繼過世。面對這些悲傷,我理解了愛別離的苦,將父親的離世視為重聚的開始,因為相信他已經到達極樂世界。
    感謝師姐們的陪伴和指導,讓我每天都有精神寄託,加入念佛群組,開始讀地藏經和藥師經,感到生活中的進步和成長。現在的我,心中充滿快樂,家庭更加和諧,每天都以愉悅的心情面對工作和生活。謝謝大家

    6️⃣分享人:馮淑真: 學習放下過去的執著與執念,專注於當下,才能找到內心的平靜。要抱持感恩的心態,減少抱怨,並保持身體健康。

    7️⃣分享人:馬嘉綾: 每參加一次安養中心義剪回來,洗澡都很感恩色身,陪伴我生活陪我走過難關、修行走下去。因過去受到極大壓力而影響身體與心靈創傷,尤其是心臟,心率不整非常嚴重,一天不正常跳動接近三萬,了解那不是醫療能拔根。拖了幾十年,到有一天反觀自己用《感恩心》跟辛苦的心臟說聲《對不起》。到去年檢查結果降到不用吃藥定時看醫生了,斷苦,要回溯原頭,打開結斷根斷苦!

    ⭕⭕劉雄達總回饋: 人生的苦難無法避免,其中的苦有明顯和微細之分。面對苦難,如果我們有一個更高的終極目標,如唸佛到極樂世界,這樣在苦來臨時,能促使我們追求那更高目標,超越眼前的苦所困擾。信仰佛法至關重要,阿彌陀佛是無上大醫王,我們應相信過去的祖師大德,他們經過無數修行和證悟所留下的經驗智慧。
    大家應該珍惜把握時光,相互鼓勵精進念佛修學佛法,正如在極樂世界中,諸善善人聚會一處,彼此共勉精進不懈怠,具足信願行往生資糧,期許在這一生終了時能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成不退菩薩,不再受生生世世輪迴之苦,也就達到真正的斷苦。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