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馨讀書會
一、時間:2025年2月21日晚上7:30-9:00
二、地點:實體 – Mabuhay Teahouse
三、主題: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 / 019-023佛教管理學(共5冊) / 019佛教管理學1 經典系列 /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 / p253 一、不忘初心),大師〈不忘初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GX3vaI3l5dY?si=ctPkLIbtAJdKMtst&fbclid=IwY2xjawI1BHRleHRuA2FlbQIxMAABHapcVw1oLkvqcWEQlxFFGxF8KkcrjXpcdbXBI_o5nq2cqGxanZC__Yveqg_aem_4nVBX_OD7V1J0qRn2UDXyg
四、出席:知菩法師、林素玲、施曉華、施美琪、施美齡、吳煌勇、施健雄、許美綿、潘秀瓊、楊真真、王星荷、陳真真、吳美容,許金鑽,14人。
五、帶領人:林素玲
六、記錄:林素玲、施曉華
七、拍照:楊真真
一、本次重點討論與分享
(一) 農曆新年剛過,一連串的活動亦開始啟動,分會承辦了妙振法師師生禪繞畫畫展,籌備著商場浴佛活動等等。覺培法師上次培訓說過,活動多沒有時間閱讀,可以依活動的內容來讀書,提昇其價值。我們將如何使自己在辦活動中提昇自己,使活動更有意義,會員更歡喜的參與?閱讀和觀賞大師的〈不忘初心〉影片以及文章之後,帶領人以四層之提問,聆聽每個人的見解。
1. 聞:善財童子為什麼不畏艱難,一路努力參訪善知識?星雲大師為什麼要把和尚做好?
2. 思:我們佛光人辦活動的初心是什麼?具體來說,承辦展覽的初心是什麼?辦浴佛活動的初心是什麼?讀書會的初心是什麼?
3. 修:雖然過程艱辛、挫折不斷,星雲大師內心提醒他的強大的力量是什麼?我們將如何效仿大師去提醒自己而獲得那強大的力量?
4. 證:讀完這篇文章並經過討論後,我們如何不忘初心保持歡喜心來辦活動?我們如何把佛光人做好?
(二)帶領人讓大家回想:〈禪師與蘭花〉公案
禪師很喜歡蘭花,他種了許多名貴品種的蘭花,細心呵護,視之如命。有一天他外出,徒弟不小心絆倒了蘭花架,瓦破花碎。禪師回來時,徒弟跪著懺悔:「請求師父慈悲,不要生氣!」禪師回答:「我不是為了生氣來種蘭花」。
接下來,會員踴躍發表:
1. 林素玲強調,辦活動的初心也應該是自己歡喜,給人歡喜。或許過程會遇到不如意的人與事,都要謹記那份初心。
2. 知菩法師說,辦展覽的初心是能夠接引不同的社會大衆來認識佛教,廣結善緣。
3. 施健雄說,辦活動是要廣結善緣。
4. 因此林素玲補允,若與人鬧不開心,反而結怨,結惡緣;不是我們的初心。
5. 許美綿說,每次辦活動確實都遇到困難,但是有佛法就有辦法,每次都能迎刃而解。
(三) 帶領人接著介紹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10】《人間與實踐》的〈舉辦活動的意義〉(pp. 294-299),指出幾個重點
1. 舉辦活動有學習的功能
2. 舉辦活動有擴大的功能(為擴大範圍、關係、力量、包容、助緣)
3. 舉辦活動有聯誼的功能
4. 舉辦活動有成就的功能(為成就友誼、智慧、擔當、能力)
(四) 做為佛光人,我們都懷著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初心;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遇到某些狀況,而被自己「負面的心情」受影響。
1. 心情每個人都有,大家紛紛道出一些經歷,討論熱絡。雖然當時有不開心的事,但因為想到是在行菩薩道,也就學習去放下,然後再提起,承擔新的任務。分享中因事隔一段時間,已沒那麼傷心、生氣,如今討論起來,只有一笑置之。
2. 林素玲分享了她在南天大學的課程,有一節課關於「自我慈悲」。身為義工,每個人都有可能體會到「精疲力盡的菩薩」的情景,所以要學習自我慈悲、自我照顧、自我安慰、自我關懷,唯有善待自己才能放過自己。她建議大家自己設計「自我慈悲實踐方案」,每次感到精疲力盡,拿出來實踐。當遇到不愉快的人與事,不要不好意思或自責、難過,那是很正常的事。大家可以在方案紙上寫,傷心就去睡個大覺,請自己吃一頓飽餐等等。去靜坐、觀照、原諒自己和他人、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學習忍耐,總之,為自己設計自我慈悲方案,把初心寫下來,去正面思考、意識初心與情緒的存在,慢慢的轉變心情,讓心情平靜下來。
(五) 法語
1. 林素玲,引用了一句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生命因一次次遭遇和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與大家共勉。
2. 施曉華回應,自己親身經歷很多無常,因爲學佛,學會如何樂觀的面對,有佛法就有辦法,一次次的經歷讓她更加堅强,更有毅力。
二、帶領人結語
(一)今天讀書會主要為大家在展開新一年的活動時充電,期許每個人都要不忘初心,勇於面對情緒,並以各自的自我慈悲方案去轉變它,讀書會的好處也是讓大家能互相鼓勵,一起歡喜讀書,歡喜辦活動,以更歡喜的自己廣結善緣!最後,帶領人建議大家延伸閱讀的文章,並略說出重點導讀:〈心情〉(人間萬事1-成就的條件卷一 出類拔萃心情)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tw/article/article.jsp?index=11&item=87&bookid=2c907d4948f4413501492c3aedbc000f&ch=3&se=10&f=1
1. 心情是外境的沉澱,不是外境的結束(使用理智、思想、勇氣,給予奮發、指導、鼓勵,重新開展另外的天地。)
2. 心情是內心的感懷,不是內心的定型(有的人遇到挫折,一時心灰意冷,但是他可以重新整裝再發,因為內心的感懷是一時的,不是定型的。)
3. 心情是思想的激發,不是思想的閉塞(心情和思想,有時候心情幫助思想開通前途,有時候思想幫助心情打開心的世界。)
4. 心情是行為的動力,不是行為的阻礙(心情是行為內在的根本,行為是心情外在的表現,所以我們心的主人翁,不時支使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心作出很多的行為。)
「心情」,不但可以改變自己,也可以改變外境,更可以改變世界。
(二)下次讀書會
時間:2025年3月15日下午2:00-4:00(暫訂)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導讀、《人間與實踐》「佛考題庫1- 佛光會的精神」
帶領人:林素玲、施曉華
記錄:施曉華
拍照:楊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