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4/4/12 16:00~16:30
    貳、地點 聖湖社區活動中心
    叁、參與成員名單 " 邱秋微、陳寶桂、林鎂茹、邱幸璇、江春鴻、林素春、宋湘雲、陳林寶琴、陳麗如、廖思伃、鄒德莉、林佳珍、徐明、林素如、楊國治、黃薇靜、王國禎、黃玉英、蔣忠慈、李秀玲、吳玉鳳、陳秀英、闕秀媚、李美惠、林秀卿、廖幸子、楊豐碧、藍雪花、陳倉福、林寶倉及社區民眾。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廣結善緣之法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 邱秋微導讀
    三、摘錄佳句、內容
    1、懂得廣結善緣,才會有人緣,才能得道多助,如同農夫,也是先有一杯茶與明太祖結的善緣,而後才有獲得官位的果。
    2、「口邊就是緣」,對他人施予關懷,也為彼此結下好因好緣。因此,關懷讚美是結緣的最佳妙方。
    3、「瞋拳不打笑臉人」,微笑代表友善與溝通,能相處融洽,減少磨擦;常常與人問好,對方得到你的安慰、鼓勵,彼此間,即已結下一份善緣。
    4、「愛語」即是以體貼溫和的語言待人接物。
    5、他人有所困難請求相助時,不輕易推托,花一點時間,吃一點虧,發心與對方結緣。
    6、「拒絕要有代替」,也要顧及對方的尊嚴,如語帶和緩婉拒,對方自能感受我們的善意
    "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第一、關懷他人要多讚美, 
    第二、面帶微笑要常問好,
    第三、言談舉止要能溫和,  
    第四、有事相求要不推托。"

    伍、心得分享
    1、廣結善緣如同一條隱形絲線,今日善意以對,在不預期的時空之中,卻能為自我在緊要關頭給予拉力。
    2、微笑是最好語言,以會長而例,常於搭乘高鐵時微笑待人,給人溫暖柔和的無聲示意,卻能引起他人注意這份溫柔,也曾如此讓陌生人願意訂閱人間福報接受善訊息,便是最好例證。
    3、人有不方便時,給人留餘地樂於助人,眼前吃虧不見得是真的吃虧。凡助人與人交往,量力而為,評估雖能力不及,但卻能站在對方立場,顧及他人尊嚴委婉拒絕,才不失應對之禮。"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