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快快樂樂讀書會
    2025年3月24日(一)
    召集人:鄭惠梅
    帶領人:翁淑芳
    電腦操作:陳秀麗
    方式:線上
    參加人員:鄭惠梅.古芳玲.陳秀麗.林芳伃.周靜嵐.翁淑芳6人
    【研讀討論】
    一、材料:《佛法真義》第二冊〈放光〉〈舍利〉〈苦行〉〈棒喝〉(星雲大師全集網站篇目)
    二、研討內容
    〈19放光〉
    佛陀曾說過有四種方法可以放光,即:
    一、布施燈燭驅逐黑暗,是一種有形的放光。若能以真理、知識、智慧等法布施供養人,讓他不會走向愚暗痴迷,這就是放光。
    二、佛法欲滅時,為了信仰而廣修供養、常隨佛學、懺悔業障、護持正法,讓人不受外道怪力亂神影響,這也是放光。
    三、親朋好友意志消沉、行為不正時,能鼓勵他們,引導他們走向正面、積極的道路,使他們不迷失方向,就是以光明照耀他們,也是放光。
    四、用一片真誠的心與人共事,就是放光。

    (20舍利)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圓寂的時候告訴弟子:「我圓寂之後,火葬荼毘,舍利(就是靈骨)可以把它放在十字路口,建個寶塔,讓人來紀念,引發人向善、向真、向解脫道的心,給大家在信仰上有個目標。」

    佛陀到底威德不同,所以荼毘以後,就有許多的靈骨;包括他留下來的頭髮、指甲等等所有物,應該都算是佛陀的舍利。對於這一位聖者身上遺留下來的遺物,當時八國的國王,各自從他們的國家前來爭取,佛弟子也很難應付;所以就有了佛教史上的「八王分舍利」的典故。
    我們要在佛陀的舍利之外,懂得佛法的智慧,佛法的功用,佛法能讓我們安身立命;這許多的密行,比舍利子更為重要。
    〈21苦行〉
    凡是想要成功的人,一定要通過苦的階段。學習不是苦,當你用心投入,學有所得,反而會覺得學習是很快樂的事;修行也不是苦,即使是修苦行,在苦行裡面也會有很多的禪悅法喜。因此,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以苦為樂,苦中自有無比的喜樂。
    〈22棒喝〉
    禪門教育有一些很特殊的方式,有時候老師三年、五年都不同你講一句話;有時候無緣無故的對你拳打腳踢、棒打喝罵;有時候故意讓你受苦受難,明明可以說來給你聽的,他不說,他不教,而是用這些無情無理的方式來教育你;甚至在揚眉瞬目、嘻笑漫罵間,無一不是在說教,都是為了要讓行者自己去參悟。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