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25年4月11日
    林玉琴 黃蓮香 翁克芳 陳靜寬 李慧玟 許麗麗 等共6人

    ◎閱讀主題:人間與實踐
    [佛光會的精神]第52~97頁

    ▶️ (一) 帶領人引言:
    ▶️蓮香督導:
    星雲大師一再強調佛光山與與佛光會的關係猶如人之雙臂,鳥之雙翼。
    今年全球佛學會考以【人間與實踐】這本書為主題,正是我們所有佛光人都應一讀再讀,深入了解大師對佛光會及佛光會員深深的期許,以及我們所有佛光人都應共同努力執行的目表與方針。
    今天是第二次共讀第一單元《佛光會的精神》,佛光會的宗旨、佛光會的目標、佛光會的性格、佛光會的性質是上次共讀的部分,今天繼續讀佛光會員的信條、佛光會員的使命、佛光會員的展望,以及佛光會四句偈的意義。

    ▶️ (二) 聞思修證提問分享~
    ▶️ 帶領人:
    ▶️蓮香督導:
    1.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實踐惜福結緣?
    2.正知正見的意義是什麼?
    3.您如何貫徹慈悲喜捨?
    4.您在生活中如何實現生活佛教?
    5.您在生活中如何實踐佛光四句偈?
    6.在佛光會員的展望中,您最希望達成的是哪1項?
    7.您對未來留下什麼樣的願心?
    這是針對今天所讀的內容中,設計提問,請大家可以針對自己想要回答的部分,回答說說看?

    ▶️玉琴督導:
    我分享第1個惜福結緣,大師有提到說【積福莫如惜福好】,除了惜福,我們應該積極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善緣如水,能稀釋惡因,減少罪業,能潤滑善因,助成好事。廣結善緣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一句問好,一瓣心香等等都能讓我們廣結善緣。

    ▶️靜寬會長:
    惜福不是只有自己在生活上物質上的惜福,其實人、我之間的幸福也很重要,每一段的因緣都來自不容易,我們今天不知道是修了幾世,才能在這個空中大家見面,其實這個緣分不知道哪時候結下來的善因好緣,我都很珍惜,每一段的因緣,不管他是給我感覺到很好的,或是不舒服的,我們都會有些不夠好的地方,有善知識會告訴你說你哪些地方需要再增進,因為它能告訴我,說我哪裡都不夠好,那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其實這緣分是我最珍惜的。

    ▶️麗麗師姐:
    我分享的是慈悲跟喜捨,觀世音菩薩循聲救苦,大慈悲心。這也是我們對世間云云眾生應該有的態度。慈悲喜捨是最基本的道德,讓大眾歡喜廣解結善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做到,隨手的服務、誠心的祝福。

    ▶️蓮香督導:
    我們在布施的時候,有時會有一點點不捨,有點點後悔,那種心就不是純正的。

    ▶️克芳師姐:
    我覺得第二點,正見很重要,就是比如苦集滅道,苦往往就是來自於汙染的愛,愛被污染就是一個痛苦的來源,所以我們在學佛當中,就是去培養這些正知正見,學習自我關照、學習喜捨,就會慢慢讓我們可以少一點,在世間越攪越攪越痛苦的那種境界,所以我覺得正知正見是非常、非常需要學習的。透過修持各種法門,然後去學習到怎麼樣去獲得這些正知正見。

    ▶️蓮香督導:
    我們透過聽經聞法學會判斷,有的時候不能夠只聽一個人的說法,你可能要多聽一些人的想法,自己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如何實踐就是在學習怎麼去破除我執,怎麼樣才能夠走到中道的地步,所以我覺得這是窮其一生都在學習的方向。

    接下來請問我們佛光會員能夠為未來留下什麼?我們可以做到什麼樣子?比如說環保、愛地球,從我們自身做起,希望減少天災、世界無戰爭。

    ▶️惠玟師姐:
    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因為這個應該就是全球人的共業,我們可以盡量去減少一些災害的發生,從環保愛地球、節能減碳、這些都是我們能夠為未來做的部分,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讓自己能夠為地球盡一點心力,近來少子化,老化的部分越來越嚴重,就是像我媽媽邁入80歲,我就是希望她身體健康,家人都平平安安。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