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組長張彬彬督導課程。

    114年6月6日晚上8:00 至 9:00,以Line視訊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參加人員有:
    陳秀卿監事.曾碧玲督導.蔡瑞蓉督導、孫玉花督導、車沁榆督導.林孝雄督導,共有7人參加。

    此次是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全集》中的《人間與實踐》為教材,探討「佛教的希望」單元中的第5小節「佛教寺院經濟來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教導, 佛光山的經濟觀念是以智慧代替金錢、有權者不可以管錢,管錢者沒有權、 回歸常住,利和同均、儲財於信徒、吃萬家飯,不吃一家飯,不和信徒共金錢往來、不私自化緣。佛教寺院的經濟來源包括:廟產收租、經懺佛事、靈骨塔、法會油香、信徒供養、素齋筵席、募化道糧、農產工產、標會貸款、觀光朝聖、社會事業、會員會費、服務專業、文教化導.實業經營、弘法事業。

    陳秀卿監事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成立「古今人文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讓佛教有經濟來源,有淨財可分擔弘法支出。此外,茹素不但對身體好,「素菜」也可以度人。

    曾碧玲督導談到,佛教講「因果」,學佛人相信因果,就會有良善的心。並分享自己因佛事攝受常住的慈悲,而締造日後學佛與行佛因緣的經驗。

    蔡瑞蓉督導分享,「有權者如果管錢」容易為所欲為,佛教「有權者不可以管錢,管錢者沒有權」,兩者分開,會比較安全。

    孫玉花督導提及,大師為大家在菩提道上鋪路,集眾的力量來圓滿佛光山各項弘法事業,讓大家能透過集體創作,累積更多行佛資糧。

    車沁榆督導提到.大師慈悲.給人因緣,例如:百萬興學,讓大家都有能力細水長流,一起來做功德。

    林孝雄督導分享,「不共金錢往來」是佛光會員的信條,信徒之間不借貸才會清淨。大師提到十六項佛教寺院經濟來源,雖然各有不同,重要的是「用錢之道比來源更重要」。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