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個月前
    📕📘松四禪話禪畫讀書會

    💚日期:2025.7.8(二)
    💙時間:下午14:00~15:40
    💛地點:ZOOM(線上)
    📙主題:即時轉身(教科書)金玉滿堂/8/禪話禪畫/第32課/p132
    👩帶領人:王湘溱
    👩‍🦰記錄人:馮淑真
    👦總結:劉雄達
    👩畫畫指導老師:王湘溱
    👸參與人員:劉雄達 、王湘溱、馮淑真、楊秀麗、馬嘉綾、郭志蘭、王聰結、
    鄭雪芳、詹達娥、林秀寶、陳彩卿、謝香濤、楊莉娟(共13人)

    📢⭕⭕讀書會流程
    1、暖身:欣賞琵琶行音樂
    2、帶領人介紹文章【主題、出自、作者】
    3、每人讀一段文章
    4、帶領人提問問題
    5、參與人分享
    6、畫畫老師指導:畫畫動機的永續經營
    1️⃣ 從「琵琶行」文詞中,選出觸動自己的一段詩詞來作畫
    2️⃣這次作業畫竹子和你喜歡的樂器配上琵琶行的詩詞


    👩帶領人:王湘溱
    1.為什麼臨濟禪師會奪走老師手中的鋤頭❓
    2.你對「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無的未必無」有何想法❓
    3.試述「轉身,就是肯定一切」的道理❓

    👩🔶帶領人解說文章
    山前一片閒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有個孩子看見山前一大片閒置的田地,就問他的祖父說:「為什麼這塊地沒有人耕種呢?」祖父回答說:「這塊地不斷地被人買來賣去,於是就荒廢了;必須等到懂得珍惜這片好田地的人出現,那時才會有人耕種啊。」
    法演禪師藉由詩偈譬喻,傳達他當下心中的證悟。「山前一片閒田地」是比喻被我們棄置不顧的本心心田;「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則是提醒修行人,若執著於追逐世間一切生生滅滅的外在物質,疏於耕耘心田,就只能隨著塵緣不斷輪迴;
    相反的,若希望見證光明的本心,就要痛下功夫常保清淨,讓心相應宇宙虛空,自能與松竹清風常在。
    🔴有未必有、無未必無手中握有的,未必一定有,「有、無」之間的互動,常在無常之間變化。世間萬事,有福者得,努力播種耕耘,以無求為念,方能不計較的自在。
    【凡事盡其在我;成功未必一定要有我】
    無論是否成功,無論有沒有我,世界都一樣運轉。別人成功也不必感謝我,秉持這樣的理念,就沒有任何得失心,既不會覺得自己白花力氣,也不會記恨對方忘恩負義,多麼自在啊。
    🔴即時轉身
    轉身,就是肯定一切,是智者的大度,不以長者之姿來臨駕晚輩,給晚輩肯定的鼓勵,是推動晚輩前進的動力。

    1️⃣分享人王聰結:大家共讀大師文章:即時轉身。是肯定一切的意思。我分享心中有慈悲智慧的智者,了悟真理實相,有菩提心般若智,能提放自如.如做義工能廣結善緣。知錯能改能懺悔,即是智者。
    【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無的未必無】。
    手中有的都是緣起暫時的。手中無的,如慈悲智慧,是無形的,未必無。

    2️⃣分享人:楊秀麗: 你對「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無的未必無」有何想法❓
    它是告訴我們世事無常,就像這次台南寺廟牌樓倒塌,文旦吹落,一場颱風造成嚴重的災情。這句話提醒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待得失,不要過度計較,要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自己也要努力追求目標。也要了解,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就一定沒有收穫。

    3️⃣分享人:馬嘉綾:這次颱風嘉南地區嚴重受創。
    我的娘家老家在台南,幾十年來經歷地震颱風老房子還是如如不動,沒想到這次颱風把老舊房子毀了。五賊,地震、水災、火災、颱風、官兵⋯⋯
    阿嬤一手蓋成的房子,《我有》《我的》一夕變成沒有。

    4️⃣分享人:馮淑真: 試述「轉身,就是肯定一切」的道理❓
    轉身代表一個念頭,轉變一個方向的改變,願意放下執著,換個角度看待事情,一切困難與埋怨都能看到慈悲與智慧。肯定一切就是在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刻,我接受、我學習、我感恩。

    5️⃣分享人:楊莉娟: 你對「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無的未必無」有何想法❓
    你現在擁有的,不代表永遠擁有,你現在沒有的,也可能在未來出現,有的人雖然現在一無所有,但努力耕耘未來可能開出燦爛的花朵。

    6️⃣分享人:鄭雪芳: 禪宗所說的「即時轉身」境界,不只是坐禪時的悟境或寺院裡的公案,而是可以活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例如-你正準備對家人、同事或朋友發脾氣,怒火中燒,眼看就要失控。即時轉身:你忽然意識到:「這一口氣若出去了,可能會傷人、也傷自己。」於是你停下來深呼吸,不說話,不回應。這就是一種「即時轉身」。不是壓抑,而是看清「我正在被情緒操縱」,然後選擇不用負面情緒對人

    7️⃣分享人:劉雄達: 雄達分享:為什麼臨濟禪師會奪走老師手中的鋤頭❓
    1.我覺得黃檗禪師說鋤頭沒人能拿得動!=>意指各人的業力是沒人可以替代消除。
    2.臨濟禪師說「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無的未必無,你說今天有誰給我們耕田呢?」
    =>各人累世善、惡業相互參雜,時而善時而惡,還是得靠今日現前自己努力行善時時覺照,使善的種子多多播種於八識田中。
    3.「耕田的由他耕田,收成的由他收成,關我們何事?」
    =>意指修行還是要自己來,自己吃飯自己飽,無關他人。
    3.試述「轉身,就是肯定一切」的道理。
    =>黃檗禪師一句話也沒說,轉身就回僧院去
    肯定臨濟禪師的話語,修行需有己身做起,無需再述,另既然鋤頭已不在手上,樂得輕鬆即轉身回寺。

    8️⃣分享人:謝香濤: 你對「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無的未必無」有何想法❓
    有人雖然物質簡單,但心中富足,智慧具足,這樣的(無),反而是(有)。

    🎨🎨分享小沙彌、小卡片作品

    🔴王聰結: 我以四位小沙彌代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能成就菩提共勉之。

    🟡楊秀麗:《勝利的喜悅》:看到自己畫到最後一張的喜悅,也表示我做到了,勝利了。一個人的學習態度很重要,對於畫畫的堅持。以前我本來是被動的,跟著大家一起共學後,成長許多,現在是化被動為主動
    🔶小卡片:我的小卡片畫作是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心情畫在卡片上,將佛法生活化,用心記錄生活。

    🟢馬嘉綾: 24節氣走到夏天依節氣𩆜感畫出,小滿、芒種、小暑、立秋。每一畫面都來自於生活經歷,層層感情絲絲入扣!

    🔵王湘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天地萬物皆在變化中,不要執著,應以無常為念。事情會來,也會去。來的時候盡力而為,走的時候也不再留戀。

    🟣馮淑真:【笑口常開隨順圓滿】:經常保持歡喜心,隨順因緣不執著行事,自然任何事都能圓滿和諧。

    🟤楊莉娟: 每當畫畫時能讓我感覺心寧的安靜,隨著色彩的增加也讓人覺得生活是充滿色彩的。而當完成時的成就感又是另一種喜悅,最後隨畫中之人物表情讓我們覺得好像跟他有契合知道他想表示的意思,而我們就用文字幫他呈現出來,總結畫畫是讓人身心娛快。

    ⚫陳政祿:【淡水凈灘】:沙灘垃圾甚少,可見大家環保意識甚高不會隨意丟棄垃圾但當天夕陽西下景色迷人頗有渡假心。

    🟥謝香濤:【精進心】:先有慈悲喜捨、有了精進心後,就會有歡喜自在。

    🟨鄭雪芳: 用我自己的進度持續的參與畫圖這件事,目前小沙彌系列尚未畫完,我會繼續完成,當我畫完一張作品時,我就會查詢大師的星雲法語或菜根譚,有許多勉勵自己的話,寫在作品上,隨時鼓勵自己.

    👦總結:劉雄達:
    自己業力自己擔,今生所有遭遇皆有因緣前定,一切坦然接受自己,爾後在佛法道業上,把握機緣精勤用功,時時覺照依教奉行普賢十大願:
    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恒順眾生,十、普皆迴向。


    📢📢松四禪話禪畫讀書會 下次讀書會
    日期:114.8/5二)
    時間:下午:14:00
    地點:ZOOM(線上)
    主題:[本來面目] (教科書)金玉滿堂/8/禪話禪畫/第37課/p152
    帶領人:馬嘉綾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