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菲律賓-萬年-千島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南台第二分會:妙心讀書會
    時間:114/8/5~9:00~10:30
    地點:水萍温公園
    閱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裏)48頁~51頁
    帶領:王阿玉
    參加者:王阿玉、潘朝子、蘇素月、方金英、薛榮梅、施怡秀、吳榮雲
    記錄:王阿玉
    有人問(大乘跟菩薩階級差別?)
    是的、大乘和小乘佛教在對待菩薩的階級和修行上有所不同、大乘佛教、強調菩薩的階级,並將菩薩的修行劃分為多個階級、而小乘佛教則主要關注聲聞和緣覺、對菩薩的階級劃分分相對較少。
    大乘佛教的菩薩階級:
    小乘佛教主要關注聲聞和緣覺的修行,他們追求的是自我解脫,而非像大乖佛教那樣發願成佛並度化眾生。因此,小乘佛教對於菩薩階級劃分相對較少,主要著重於聲聞和緣覺的修行階位,如四向四果。
    總結:
    大乘佛教非常重視菩薩的階級,並將其視為菩薩修行成佛的重要過程。
    小乘佛教則將重點放在聲聞和緣覺的修行,對於菩薩的階级劃分相對少。總而言之,大乘佛教的菩薩階级是更細緻,更完整的修行體系、旨在引導菩薩走向成佛的道路,而小乘佛教則更關注於個體的解脱。大家更了解了。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