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菲律賓-萬年-千島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活動名稱:惠中寺 台中中區分會 七嘴八舌讀書會
    活動時間 : 2025/08/05(日)
    活動地點 : 新惠中寺 教室308
    召集人 : 李金鈴
    參加人員 : 李金鈴 陳淑珍 彭子梅 王姿蘋 陳怡伶 吳粉妹 蔡秀琴 湯雅伊 王秀珍 廖妤蒨
    帶領人 : 怡伶
    記錄 : 淑珍
    閱讀書目 : 人間佛教小叢書《向前有路 光明在望》

    一 導讀 (向前有路 光明在望- 文章 菩提心)
    【重點講述】
    1.「菩提心」文章導讀,說明與討論
    (1) 佛教的教化中,一再鼓勵信者要發心:發慈悲心、發忍耐心、發無我心等,總說一句,都要信徒發菩提心。
    (2) 真正的佛法,管你出家的也好、管你在家的也好,都要能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呢?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
    (3) 學佛修行,所謂「修行要修心」,我們要把自己不當的行為、不好的心念,先做修正。
    (4) 我們要「上求佛道」;對下,我們要「下化眾生」。

    二 文章對話與討論 :
    請大家分享對文章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及經驗分享,及讀完此篇文章後的收穫。
    【文章分享與討論】:
    1. 文中提到「露水道心好發,菩提心難發」?立志發心要發哪一種心呢? 為什麼?
    立志發心,不能像朝露,所謂「露水道心」,經不起太陽一照,就自己消失了。菩提心就是「長遠心」;所謂「菩提心好發,恆常心難持」,所以學佛重在「不退轉」。
    2. 何為「菩提為本,精進為行」?
    (1).要發心,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切的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2).要發恆常心
    有一長遠的恆常心,在佛道上精進,不退轉
    (3).要自覺、自我觀照,親近良師益友
    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把菩提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三好四給,感謝星雲大師創建人間淨土,讓我們有機會精進修持,願不忘初心,保任菩提心,成就人間淨土。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