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星期前
    吉祥讀書會共讀
    書名:星雲大師文集 人間萬事/p133/更新自己
    時間:2025.05.22
    導讀人:王玉揚
    紀錄:張美惠
    導讀文章: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四書》裡的《大學》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說明人要不斷的更新,才會進步。
    衣服破舊了,要換一件新的;房子老舊了,要加以翻新。新的環境,新的人事,新的團隊,必定有新的發展。一般常講,這是個新時代,對於老舊的過去不能留戀不捨,否則會被譏為「墨守成規」、「故步自封」,沒有進步。因此,人要從舊有的裡面脫胎換骨,脫穎而出,不要留戀過去,要懂得自我更新。
    如何自我更新呢?
    更新自我之道,在於:
    一、反省: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人要反省,才能更新,才能進步。例如,我往日的作為有合乎他人的需要嗎?我所有的想法都能與人融和一致嗎?我的所作所為都能對別人有所利益嗎?每日都能反省自問:我對父母有盡孝嗎?我對朋友有幫助嗎?我對社會有貢獻嗎?我自己的行為有錯失嗎?我的良心能安穩嗎?人能反省,必有長進。
    二、認錯:認錯是美德,更是勇敢的表現。所謂「知錯必改,善莫大焉」,人不可能都不會犯錯,但犯了錯要能知錯,而且要「知錯必改」,一定會有進步。人的經驗閱歷,都是從失敗、錯誤裡,一次一次累積而成為智慧,所以一個人都不曾犯錯沒有了不起,知錯能改才是偉大。但是犯錯而不認錯,那就是罪過了。我們看社會上,有一些人「死不認錯」、「自以為是」,其實他的人緣,他的成就,必然大打折扣。
    三、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人要更新自己,「懺悔」是必要的修行。我們每天的語言,造了多少妄言、惡口、兩舌、綺語等口業;我們的身行所做都是殺盜邪行;我們的心裡充滿貪瞋嫉妒、愚痴無明。這些可怕的惡習存在我們的身心之中,如果不能經常懺悔,就如同衣服髒了,身體髒了,不每天洗滌,怎能清淨呢?
    四、行善:我們要求自己自我更新,應該「已做惡事要更改,未做惡事要杜絕;未做的善事要積極去做,已做的善事要繼續加強。」所謂行善,連童子軍都要「日行一善」。如果社會上一人行善,則十人受益;百人行善,則萬人受益;全國的人都行善,則世界哪裡會不善美呢?
    說一句好話是行善,做一件好事是行善,起一個好心是行善;社會要改善風氣,就是要靠我們不斷行善。所以,凡是有志於自我更新的人,應該要自我反省、認錯、懺悔,此外還要積極行善,透過人人行善,希望對社會風氣的改善,對普世人心的淨化,都能有所助益。
    自我更新,繼而美化社會,祈願全民齊心著力,大家一起來!

    討論題目
    【一】聞:理解經文
    你對《大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有什麼初步感受?
    王玉揚分享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要時時進步,要隨時隨地反省自己,才會更新自己。
    你覺得「更新自己」是什麼樣的行動或心態?
    闕藏村分享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最打動我。
    心裡常充滿貪瞋嫉妒、愚痴無明。如果我們不能經常懺悔,學佛舊白修。
    【二】思:內在思惟
    你多久會主動反省自己?你反省時會注意哪些面向?

    林美玉分享
    每天在睡前會省思自己行為態度,語言是否讓人受傷讓人不高興。
    【三】修:實踐行動,
    如果明天要安排「日行一善」,你會怎麼做?
    張美惠分享
    給一個孤身在家的親人或朋友打電話,陪他聊天。
    【四】證:印證改變
    當別人指出你的錯誤,你會感到防衛、羞愧還是感激?為什麼?
    簡王金玉分享
    我會感激別人提醒我,讓我知道自己做錯事,讓我有改進的機會。
    你認為真正的「自我更新」需要多久?一時、一日,還是一輩子?
    林雪惠分享
    我覺得自我更新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要不斷的更新自己才會越來越好,不斷的進步。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