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教師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台北-教師讀書會
📕台北教師讀書會📘
一、時間:114年10月9日上午10:00~12:00
二、地點:台北道場十一樓教室(一)
三、書目:《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
四、出席人員:陳雪霞、范鴻英、薛慶色、翁麗珠、李美雲、吳秀鑾、陳淑貞、何代玉、黃婌媛共9人
召集人及記錄:黃婌媛
五、三階段帶領人
<一>、暖身活動:陳淑貞老師
<二>、主題帶領:陳淑貞老師
<三>、回饋分享:陳淑貞老師
六、讀書會進行
<一>、暖身活動:《星雲大師全集》
內容:人間音緣~希望之光
1、前言
新冠病毒的疫情期間,人心不安,佛光山菲律賓光明大學的悉達多音樂劇家族,長期以來受到創辦人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理念的薰習,想要為社會出一份力。他們以大師的〈為新冠肺炎疫情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為底本,創作了「希望之光」歌曲,希望能透過網路向全世界播送,以歌聲撫慰人心,並帶給人們希望及光明。
2、希望之光歌詞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求您在黑暗中給予我們指引
請求您讓我們擁有純淨的胸懷
讓我們擁有寧靜的心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們祈願在苦難之時獲得勇氣
我們祈願讓一切眾生生起信心
⋯⋯⋯⋯⋯
讓我們在寧靜中找到和平
在迷霧中看見希望
讓我們成為那道希望之光
讓我們將歡喜、方便
和信心贈與每一個人
在這漫長的黑夜裡
讓我們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讓我們成為那道希望之光
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摩耶
南無僧伽耶
3、結語
暖身活動在優美旋律裏吟唱著,回憶著疫情期間帶給大家的艱辛與不易,地球人要共生共榮,先讓你我成為那道希望之光吧!
<二>、閱讀主題:
1、主題:禪師與禪詩
2、內容:
前言:
大師告訴我們:想要深入了解歷代禪師的風範人格,有一條捷徑,那就是直接從他們所作的「禪詩」入手,依循著禪詩的內容脈絡,可以找出禪師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與態度。禪的境界,對於我們這個動盪混亂的時代,忙碌不安的人生,具有許多益處。
大師為我們提出21首禪詩:
導讀時先是借用佛教修學的三階段方法,引導大家從**聽聞(學習)到理解(思考)再到實踐(修行)**的完整學習歷程。
聞 —— 聽聞與吸收
「聞」是學習的起點,指聽聞教法、閱讀經典、接收知識。採用了大家先輪流聽聞與重點提示,終於完成了21首禪詩的「聞」:
第一首 南梁‧善慧大士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第二首 宋‧張無盡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第三首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第四首 唐‧龍山禪師
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莫作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帶領人提問:
(1)、請說說文章中那一段話對自己有何啟示?
(2)、開放交流述說不同觀點,互相啟發。
(3)、分享自身經驗。
《帶領人結語》
與會的眾師姐們都侃侃而談、欲罷不能,感恩的心、感謝有您們。
每次上午參加台北道場教師經典讀書會、教師讀書會心中充滿法喜,中午在滴水坊聚餐聯誼後 再訪10樓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或5樓文化院,那是多麼殊勝加持啊!
七、回饋與分享
《翁麗珠分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在日常生活𥚃妄想紛飛,煩惱不斷,如果可以不把事情掛在心頭,悠閒活在當下,那麼時刻都是好時光,值得力行的一首詩偈!
《薛慶色分享》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這首詩偈非常切合實際,要能做到「隨緣𨒂歲月」,做到忍辱柔和、終身安分,要隨緣要廣結善緣,才是此生最好的妙方。
《何代玉分享》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深刻體會到旅行雖是最美好的時光,但最近種種因素,不便旅行,又想到旅程中也會有辛苦的一面,就只在附近公園走走,覺得心情也是不錯的,如果能接受「國外的花、台北的花」都是花,那麼處處一樣都會是美好的。
《陳雪霞分享》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人是四大假合,因緣滅時自然沒有了,又說有不死的身,佛教稱之自性,這個「自性」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靈魂」。趙州是高齡的高僧了,仍然不缺「求眞的熱忱」,就為了內心的安定,也正可作為世人的模範。
這裡的悟道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勘破確實不容易,若能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吳秀鑾分享》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道人長短在幼年時期總是難免,但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明白這是自毀譭人的惡息,學佛修行我最佩服大師提倡的「說好話」,別人的是非不要當成八卦宣揚,閉口藏舌才是應該努力的修行。
《范鴻英分享》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我們常常會去批判別人,但是沒有看到自己的長短,如果我們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返照自己,觀照自家寶藏有多少價值,就能夠避開很多人生的陷阱。
《李美雲分享》
近年來帶團壯遊,團員百百種,有人心極飄浮,而我體會到現在自己的心情是「隨緣自在」,領悟到「不強求,順其自然。」反而求得內心的安寧。
這與之前比起來,學佛後的自己就能不憂不懼,只要做足準備「船到橋頭自然直」,事事就能順水推舟的smoothly了。過程中心情容易滿足,因為我常常𨍭成正念、善念,不讓自己䧟在低潮的煩惱中,幸福與否不重要,但自己的心一定要守住,心情一定要快樂。
《結論》
「憶著當年未悟時,一聲號角一聲悲;
如今枕上無閒夢,大小梅花一樣香。」
這是唐末太原孚上座悟道後寫的偈頌。
上一句陷於世事變遷無常中,心情起伏不平;但下一句悟道後能夠超然物外,更認識自己對於虛幻的功名富貴,能夠淡然不著,凡事提得起,放得下,身心不再為名韁利鎖繫縛,自然能夠得到大自在。
大師說悟道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它強調順應「緣」來生活,例如該做的事情隨緣去做,但不將事情本身視為生命的最終目的,它是作為修行的一部分。
當一個問題「勘不破」時,轉念是很好的處理方式。這意味著從執著於某個想法或困境轉變為接受「無常」,並將心念從負面情緒轉向更積極、良善的方向。透過「轉念」,你可以將困境視為修行的契機,從煩惱中解脫,使人生更為自在。
今天讀書會透過帶領人的「聞思」導讀,每人回想自己生活經驗相應處,覺得很容易就悟出禪師們「禪詩」中的意境而心領神會、心心相印了,大家都說淑貞老師選的主題好!
1
0
0
0
0
0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