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普門-福田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二組.組長賴碧華督導課程.
11月21日晚上八點至九點.線上讀書會.
參加人員:
賴碧華督導.車沁榆督導.莊瓊足督導.曾碧玲督導.張彬彬督導.包淑慧督導.孫玉花督導.羅妙琴督導.林孝雄督導.
課程:《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三)
1淨化的感情生活.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感情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人.又叫做「有情」是以感情來維持生活.在佛教裡大家一向排斥感情認爲一講到感情就是罪過.就是不可原諒.其實佛教很重視感情. 只是我們要把感情淨化如何淨化感情.要以慈悲來淨化感情.以智慧來引導感情、佛教常説佛陀是大覺者其實佛陀就是一個有大感情的大覺人.感情是自私的俗語說「感情像眼晴容不了一粒細砂」連三歲孩子對父母親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許別人占有夫妻之間的感情更不允許第三者的侵入因此當感情受到外人侵犯時就會發生許多問題.
從有緣到無緣:一般人只對有緣的人自己喜歡的人好往往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把感情付託給他甚至身心生命都可以交給他.一個學佛的人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對待眾生要從「有緣」的感情做到無「無緣」的感情.對方待我不好沒關係只要有意義有價值都應該平等施予歡喜施予關懷.不比計較利害得失.
2合理的經濟生活.
「感情」在生活裡占有重要的地位「經濟」生活中更不可忽視所謂「愛情與麵包」其實兩者不可缺「人爲財死」的事例屢見不鮮.常有說「只要有錢我什都肯幹」在金錢的誘下什麼貪贓枉法的勾當都做得出來甚至為錢財朋友反目成仇兄弟也會變成冤家「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錢的人真是事事難過.可見「金錢」在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常教人要修福報.沒有福報到手的錢財還會失去循著正當的途徑努力耕耘腳踏實地去經營所獲得的才是最可靠的.
從邪命到正命:
我們希望佛教人士發財但不是用邪命方法發財什麼是邪命.就是不合理的經濟生活凡經營不正當的事業都是邪命的生活.
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煩的情形下實踐. 布施不ㄧ定要用金錢只講金錢的布施也是不合理的.有些信徒很發心跑這個寺院布施一點跑那個寺院又布施一點.有一天金錢沒有了哪裡也不去了因為錢用完了沒有錢不好意思到寺院.這種信徒的態度是不正確的.信徒不一定要用金錢布施.比金錢更的是心香又辯隨心隨力隨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信徒要真實不必打腫臉充胖子更不能為了信仰而導致家庭分裂這在佛法來講都不是「正命」的生活。
張彬彬督導分享: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教導人不用以擁很多物質為滿足.好比大自然的日月星辰可供欣賞.讓我們享受擁有大千世界般的富有貧窮與富有在於心念問題真如佛性才是內心的財富。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