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112年8月份幸福讀書會
    日期∶112年8月8日(一一)
    時間∶20:30~21:05
    地點∶小港講堂1F觀音殿
    參加者∶董翔祥、葉茂笙 、陳煌湶、傅世光、李淑玲、李淑敏、張淑琴(共7人)
    帶領人∶張淑琴
    記 錄∶張淑琴
    主題∶金玉滿堂1 佛光菜根譚 288 第六五課 耐得住

    一. 以信心、耐心耕耘的田圃,收成必定豐碩;
    二. 以恆心、善心栽培的果園,結果必定甜美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賽跑,有耐力,能支持到最後的就是成功者,倘若中途脫隊,放棄了都不行。因此,只要我們有恆心達到目標,即使比別人慢完成也沒有關係,到達終點時,一樣會有人為我們喝采。

    在我們的社會團體,乃至生活周遭裡,常見一些大器晚成的人,經過時間的沉潛,一飛沖天、鵬程萬里。這正是說明,一個人的成長需要經過歲月的熬煉,就如松柏也需要經過霜雪嚴寒的洗禮,才能長得更為蓊鬱蔥蘢.
    鯨豚沉潛於大海,幽蘭深藏於山谷,能夠耐得住、禁得起沉潛的人,才會有更高的成就。正如一年的樹木只能當柴燒,十年的樹木可以製成椅凳櫥櫃,百年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梁。

    自古以來,一般的讀書人都能韜光養晦,他們不急於出仕,重在涵容養量,以期大器晚成。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都是經過了沉潛、耐得住,才能散播自己的盛德清香。

    佛教的高僧大德,更是隱於山林,陸沉於大眾之中。像淨土宗的慧遠大師,三十年不出廬山;南陽慧忠國師,四十年安居一處;道楷禪師婉拒政要宴請;日本的滴水和尚沉潛於乞丐群中;印度八世紀的寂天菩薩*1沉潛於那爛陀寺*2,最後終於成為一代高僧;六祖惠能大師潛藏於獵人群中,十五年的歲月之後,才能成為中華文化之光。

    雖然人生光陰苦短,我們也不一定都要隱居山野,陸沉林泉;像現在的神童、天才,能夠早期展現才華,貢獻社會,服務人群,並無不可,也非不好。只是樹上的果實尚未成熟,不可輕易採擷;母雞孵蛋,尚未孵熟,不可妄自一啄。早熟的動植物和早成的人生,爭取時間發揮所能,固然很好;但是當因緣條件尚未成熟時,能夠自我沉潛、耐得住,以待因緣,也不見得沒有未來!

    1.忍得住責備,才堪造就;耐得住委屈,才能進德。

    2.想要求得進步,必須具有「學徒性格」,耐得住別人教、別人怪、別人訓,才會進步;不當「學徒」,如何「出師」?

    3.真理產生在寂寞中,耐得住寂寞,才有真理的產生;智慧產生在忙碌裡,捱得過忙碌,才有智慧的產生。

    張淑琴分享: 要忍得住責備,有時候事情考慮不週到, 衍生了浪費時間,所以就被別人訓了, 要耐得住,才能進步.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