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 正心讀書會
    日期:2025年04月06日
    時間:10:50~11:50
    地點:南台別院4-3教室
    題目:樂活人生-我是佛
    參加人員:莊清煉、莊顏淑苑、黃靖婷、朱秀珍、鄞麗慧、謝正雄、黃麗環、謝雅雲、謝雅慧、林達宜、郭文朋、許雅茹、江弘喻、羅雅馨
    帶領人:劉宛真

    我是佛

    各位讀者, 大家吉祥!

    佛陀成道時說:「人人皆有佛性!」既然如此, 那麼人人都應該直下承擔「我是佛」。
    「我是佛」這句話對吾人有很大的利益, 有很大的貢獻。因為只要你能承認「我是佛」就不會抽菸喝酒,就不會為非作歹,就不會作奸犯科。「我是佛」,多麼明理,多麼高尚,多麼自在!

    承認「我是佛」究竟有些什麼好處呢?

    一、我會改過遷善:一個人能直下承認「我是佛」,怎能不改正過失,怎能不努力向善呢?改過遷善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事;現在我既承認「我是佛」,更應該要能做到。所以承認自己是佛,對自己最基本的的貢獻,就是改過遷善而能獲得大利益。

    二、我能見賢思齊:我既然承認「我是佛」,怎能不向「如來行處行」呢?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我能沒有慈悲嗎?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慧,我能沒有智慧嗎?「我是佛」,我就要向佛看齊。

    三、我有包容雅量:佛陀「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陀的度量能包容天地,我能沒有容人雅量嗎?我既承認「我是佛」,我就不會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不會念念都是別人不對,自己才對;我既承認「我是佛」,就要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四、我能隨緣放曠:隨緣的人生多麼美麗,放曠的人生多麼豁達。我對於「諸惡莫作」的發心,要能隨緣;我對「眾善奉行」的作為,要能實踐。我放大自己,開拓前程,我朝著菩提道努力前進,奮勇作為,我在隨緣放曠的生活裡,能夠擔當「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

    五、我能無私無我:「我是佛」了,過去的私心執著, 我會根除,過去的顛倒妄念,我會謝絕。我以「無我無私」 的心做人處事,我以「無執無求」的態度服務人群;既然無私無我、無執無求,我會尊重別人,我會包容一切。或許我一時的作為難以十全,但我會以恆心、願力,經常祈求「我是佛」,讓我心中之佛慢慢的發光,逐漸在我的心中點亮明燈,讓我的自私、我執,都能在淨光下消除。

    六、我能自覺行佛:「我是佛」了,我會自覺別人教導只是一時的啟發, 今後我必定要自覺。我自覺內心的煩惱深厚,我必須要勇敢的去除;我自覺我的計較、得失、妄想很多,我也得奮力去對付。我自覺我的專長太少, 我自覺我利人的方便不夠,所以我要努力充實自己,我不但能「自覺」,還要「行佛」,因為「我是佛」,怎麼不行佛呢?佛陀的慈悲、般若、解脫,我都能奉行,以期我能像佛陀一樣的解脫自
    在,「我是佛!」只要你敢如此自承,當下已然走上成佛之道, 還怕沒有成佛的一天嗎?

    《我是佛》這是佛陀開示的言教。佛陀成道時說「人人都有佛性」,這句話是要我們直下承擔,要肯定自我,要我們相信自己也有成佛
    的性能。與大家互勉之。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Recent Activities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天前
    正心讀書會
    日期:08/23
    時間:14:00-15:00
    地點:南台別院佛光緣美術館
    題目:美學無界30周年特展
    領讀人:薛惠方 師姐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8月16日舉辦「美學無界30年:佛光緣美術館典藏特展」開幕儀式。本次展覽一共展出42件歷年來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及台南館典藏精品,其中包括14件由台南館珍藏的藝術真跡。

    這檔展覽是為紀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週年,以及佛光緣美術館成立30年,而由總館與各分館共同策劃執行的巡迴展。每一巡迴點都有總館的精選典藏珍品,包括有佛教高僧弘一大師的法書和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墨荷真跡高仿品。搭配各分館的特色藏品,本次台南館提供了台南知名書法家朱玖瑩玖公的法書真跡,以及藝術家楊智雄、王國和、張伸熙、劉蓉鶯等人往年的捐贈作品。

    南台別院社教當家知天法師在會中致詞表示,星雲大師青年時期曾在大陸的焦山佛學院舉辦了一場轟動當地的佛教文物展覽,當時吸引了約三萬名觀眾慕名前去參觀。此後星雲大師創建了佛光山弘教體系,更是將「以文化弘揚佛法」明訂為佛光山四大宗旨之首。期待人間佛教能用文化藝術來廣結善緣,讓佛法在生活化的過程裡也能增添人們美學的涵養。

    台南市國風書畫研究會會長黃宗義致詞時表示,佛陀紀念館多年來已經成為南台灣重要的宗教、文化、觀光場址,佛光緣美術館各地分館也早已是各地藝術界的重要發表、交流展所。他說明展品中玖公的法書作品是真正做到意在筆先,其創作意念充沛於字形布白之間。正如同星雲大師的一筆字,是用他的心透過筆墨灌注在筆畫結體之中。

    藝術家楊智雄表示自己最近正在寫回憶錄,回想起了當年剛開始執教鞭時,曾回覆一位憂鬱的優秀學生關於人生意義的提問。他當時說人生是為了欣賞別人和創造自我,而這也成為了他日後自我勉勵的箴言。藝術創作和欣賞正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人生的意義。

    藝術家王國和則以星雲大師的話語跟大家分享,大師說他什麼都可以不要、都可以放下,但不能沒有慈悲。這是宗教家的善心和願心,而對藝術家來說,不能沒有的是一顆創造的心。

    這場開幕儀式匯聚了藝文界人士及藝術愛好者共168位進行交流,場面熱絡。展覽將持續到9月28日,完全免費參觀,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一同前來感受藝術精品的魅力。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普門-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星期前
    正心讀書會
    日期:08/03
    時間: 10:30~11:00
    地點:台南市仁德區正義三街138號
    題目:星雲說偈—忍辱如大地
    參加人員:莊清煉、莊顏淑苑、陳克文、鄞麗慧、謝正雄、黃麗環、楊淑雅、謝雅雲、朱秀珍、劉宛真、郭文朋、林達宜、陳金錫、曾錦熟、王美文、陳淑卿、蔡金玲、施慧貞、王儷玲、劉國邦、葉語柔、許南山
    帶領人:劉宛真師姐
    一、內容摘要
    主題: 星雲說偈--忍辱如大地
    內容摘要:
    忍辱如大地,忍水常盈滿;安住於淨忍,善心無所失。
    忍除了忍餓、忍窮、忍苦、忍難外,忍也是一種擔當、一份責任,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化解。
    二、心得分享:
    宛真師姊:
    《金剛經》講:「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論語》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大小成就就看你忍耐功夫的淺深,不能忍的人,什麼事都不能成就。忍一定建立在捨的基礎上,捨就是放下,放不下就不能忍;真的都能放下,就能忍。一切都要忍,惡人、惡境就是我們修忍辱的善知識,沒有他們,我們忍辱不能成功。
    「忍水常盈滿」,忍如法水,可以滋養身心,令我們的生命飽滿,完成人格的圓滿。「安住於淨忍,善心無所失」,如果能夠安住在清淨的忍耐上,安住在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上,我們的善心會因為忍的力量而不灰心,不會因挫折打擊而使善心消退。
    沒有忍辱就沒有功德,一發脾氣,心裡一不高興,「火燒功德林」。能忍,外面境界是佛菩薩在考驗你,通過了,你功德攢積下來了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別人對我一切冤枉要不要洗刷清楚?不需要,洗刷清楚之後極樂世界就去不了了。不必洗刷,我們到底是清白還是被冤枉,阿彌陀佛清楚,極樂世界人統統清楚,何必要說,要放在嘴上?這毫無意義,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一切時一切處都要忍耐。忍決定有好處,把自己傲慢、嫉妒這些習氣統統會淘汰乾淨,這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忍辱境地,是無怨、無悔、無求,所以我們要在忍辱上下功夫,來精進自己,與大家共勉之。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正心讀書會
    時間:07/27 09:00~10:30
    題目:茶香‧讀書香
    參加人員:莊清煉、莊顏淑苑、陳克文、鄞麗慧、謝正雄、黃麗環、楊淑雅、謝雅雲
    帶領人:戴慶華老師
    內容摘要:
    一、
    1. 開場(5分鐘):法師開示|讀書會老師主持
    活動開始時,邀請法師開示,讀書會老師負責開場,為整場讀書會設定基調,引領參與者進入靜謐的學習氛圍。
    2.茶香(20分鐘)-暖場:茶禪主持帶領|茶禪主持人及茶行者
    在這一環節,茶行者將透過39心法來行茶,包括三大方面的實踐:
    身心態度:
    臉部表情應面帶微笑,保持心情放鬆和眼神專注。
    肩膀和肢體放鬆,保持儀態自然。
    動作完成後,雙手回到中間位置,無動作時手掌平放於中間。
    行茶如水:
    蓋杯嘴及勻杯嘴應朝左上45度(10-11點鐘)(左撇子則改右上)。
    器皿移動應順時針方向轉動。
    保持動作流暢輕柔且無聲,避免突兀或穿堂。
    二、讀書題目:
    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祖孫
    人間萬事--老人的智慧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日期:7/12
    時間:09:00~10:00
    地點:佛光山藍毘尼園
    題目:佛光山星雲大師全集--人生如球
    參加者:莊清煉.洪秀只.黃張金珠.歐婉容.莊顏淑苑.陳碧釗.朱秀珍
    帶領人:莊清煉
    內容:
    p196 人生如球
    人生,給它取一個比喻「如什麼?」有人說「人生如夢」,有人說「人生如戲」,有人說「人生如露」;也有人說:人生如「苦聚」、人生如「過客」、人生如「浮雲」!如果人生真的就只是像這許多的譬喻,那人生也就太可悲了!
    其實真正說來,人生確實是「無常」、「無我」;人生數十寒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世間,如果沒有立功、立德、立言,如果沒有把人生的意義留一些在人間,確實是「空空的來,又空空的去」啊!
    人生如什麼?不要把它說得那麼悲觀;用一個比較中道的比喻:「人生如球!」
    人,從小讀書求學,奮鬥創業,直到成家做了父母,這時父母在小兒小女的心目中就如「籃球」。因為,我們看比賽打籃球的時候,兩隊球員莫不紛紛爭著搶球,大家都說那是「my ball」(我的球)。
    但是,隨著父母年齡漸漸老了,兒女開始為了孝養父母的責任而推卸,二哥說應該是大哥的責任,大哥說應該由小弟奉養,小弟說應該平均分擔,於是在兒女的安排下,父母只好這裡住一個月,那邊停兩個月,可憐的父母這時就像「排球」一樣,被兒女們推過來,又推過去。
    甚至到了父母老病的時候,父母就像一個「足球」,兒女們忙著事業,忙著賺錢,覺得年老的父母實在是一個拖累,恨不得一腳把球踢得遠遠的。
    其實,父母也不一定是排球、是足球,只要父母自己本身有道德、有學問、有儲蓄,那個時候父母就像「鉛球」一樣,任你要推也推不遠,甚至兒女還會把你當「橄欖球」一樣,緊緊的抱著,不肯放鬆呢!
    人生「如什麼」?你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如佛菩薩」一樣,自然萬人都會崇拜你;如果你把自己變得「如魔鬼」,當然萬人就會遺棄你!
    所以,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規劃成「如地」,普載萬物;「如天」,覆蓋大眾;如「福田」,給人耕種;如「智庫」,給人取用不盡。何必要把人生說得那麼樣的不堪呢?
    人生如什麼?人生不也是可以如春風,如冬陽嗎?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日期:6/24
    時間:12:00~13:00
    地點:佛光山藍毘尼園
    題目: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
    參加者:莊清煉.林銘芳.朱秀珍.黃張金珠.歐婉容
    帶領人:莊清煉
    內容: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請您救苦救難,
    慈悲地垂聽弟子的發露懺悔:
    我自懂事以來,
    總覺得生命不很安穩;
    我在世間生活,
    常感到事情不很適意;
    我對親朋好友,
    缺乏照顧幫忙;
    我對社會大眾,
    不能周遍圓融。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每當我仰望您的慈容時,
    我的心靈才感到清涼自在;
    每當我稱念您的聖號時,
    我的精神才得到解脫舒暢。
    面對聖潔的您,我感到好慚愧啊!
    和您的遍灑甘露,
    普利人天比起來,
    您如海洋,我似井水;
    您如日月,我似螢光;
    您如山岳,我似丘陵;
    您如獅王,我似小鼠。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您累劫勤苦,還要倒駕慈航;
    您難行能行,還要尋聲救苦。
    我何人也?
    我何不能!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祈求您以弘誓攝我,
    祈求您以悲願度我。
    讓我能擁有您的無畏圓通,
    我若向惡人,惡人自感化;
    我若向暴徒,瞋怒自息滅;
    我若向魔外,邪心自調伏;
    我若向愚痴,當得大智慧。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祈求您以慈雲覆我,
    我要學習您利濟群生的精神,
    用慈眼觀察眾生的需求,
    用耳朵傾聽眾生的痛苦,
    用美言安慰眾生的煩憂,
    用雙手撫平眾生的創傷。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祈求您以智光照我,
    我要用喜捨攝取眾生,
    我要用同事化導頑強,
    我要用利行給人方便,
    我要用愛語助人歡喜。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我要以您的解脫自在為榜樣,
    從今以後,
    我要遠離顛倒妄想,
    觀人自在;
    我要遠離分別臆測,
    觀境自在;
    我要遠離執著纏縛,
    觀事自在;
    我要遠離五欲塵勞,
    觀心自在。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
    心得分享:
    秀珍師姐:我們早上在玉佛樓房務,下午恭讀大師的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感覺到身心自在法喜充滿。佛光山上磁場很好,在山上總是不忍離開。
    金珠師姐:在這裡與大家做義工又讀祈願文我也是心情清涼自在,功德迴向給家庭和樂,大家身體健康可以常常出來做義工。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正心讀書會
    日期:2025年06月01日
    時間:09:10~10:00
    地點:億載公園
    題目:樂活人生-放光
    參加人員:莊清煉,莊顏淑苑,陳金錫,許南山,張家祥,陳淑卿,謝雅雲,劉宛真,朱秀珍,王美文,王儷玲,楊淑雅
    帶領人:莊清煉
    讀書會文章-放光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說法時都是通體「放光」,例如《金剛經》一開頭就是:「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人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 洗足已,敷座而坐。」這就是說明佛陀全身六根都在放著金剛般若的光明。
    一般凡夫也有六根「眼耳鼻舌身心」, 我們也可以如佛陀一樣放光,例如:
    一、眼睛放慈悲光: 我們有兩隻眼睛, 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慈眼視眾生」 ,就是放慈悲光。有時候我們見到殘障人士,眼中不自覺放射出憐憫的眼神, 就是放慈悲光;有時候見到社會上一些受苦受難的人,心生不忍,眼含淚光,表示同情,這都是在放慈悲之光。你的眼睛有放慈悲之光嗎?
    二、耳朵放歡喜光: 耳朵的功用,是用來傾聽, 有時聽到好人好事,不禁喜形於色,這就是放歡喜光。耳朵聽聞佛法,聽到真理的精闢開示, 不禁喜上眉梢, 歡悅之情溢於言表,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這不是耳朵在放歡喜之光嗎? 所以佛陀一直開示我們, 對於好言好語、 好事好理,要諦聽諦聽,才能放光。你的耳朵有放歡喜之光嗎?
    三、鼻子放正氣光:鼻子負責呼吸,讓氣息進出,以全生命。鼻子平時也像情報員,像探子一樣,專嗅外界香臭淨穢。鼻子不但要呼吸清淨的空氣,而且要呼吸正派的氣息, 因為生命的維持,世界綱常的維護,都要靠正義來捍衛。你的鼻子有放正氣之光嗎?
    四、舌頭放美語光:舌頭不但用來吃飯,而且負責說話。如簧之舌能說好話,也能說壞話。說好話, 讓人聽了高興,就是自己的光明庇照了他;讚美的話、恭維的話,都能讓人聽了開心,這都是舌頭能放光的關係。你會講好話、美言、正語,不正是你的舌頭能放美語之光嗎?
    五、身體放道德光:身體端正、莊嚴, 讓人看了歡喜, 這是身體放光。有的人在社會各角落當義工 , 主動發心為人服務,例如佛光會員發起掃街、植樹、淨灘、,捐血、資源回收、為考生服務等活動,可以說都是通身在放光 。此外,奉行佛法, 不殺生而護生、不偷盜而布施、不邪淫而尊重他人名節、不妄語而讚歎他人,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這就是身體放道德之光。你有通身放光嗎?
    六、心靈放智慧光:多年來國際佛光會一直提倡「點亮心靈的燈光」。確實,心在我們的身體裡,久居暗室,不見光明。但是「千年闇室,一燈即明」,儘管我們的心,久被無明、愚痴、邪見覆蓋,生不起慈悲之心,生不起惻隱之心, 生不起仁愛之心。假如能點亮心靈的燈光,不但照亮了自己, 而且像海洋的燈塔,指引遠航的船隻;像暗巷的明燈,照亮夜歸的行人。我們一旦點亮了自己心中的明燈,就能生出智慧,就能放智慧之光,照耀別人;智慧的心燈一明,通天徹地,人我不再對待,爭執不再生起。別人的苦,就是我的苦; 別人的缺陷,自己感同身受。一心只想給人助緣,只想盡力幫助別人,這就是心靈放光。你的心靈有放出智慧之光嗎?
    光,是可貴的。每天一早,太陽就會從東邊的天際升起, 散發光芒,照耀大地,那怕有時候烏雲籠罩,它也會努力穿透雲層,露出笑容,帶給萬物溫暖,所以我們讚譽其為「永恆的太陽」。人也和太陽一樣,只要有心,就能讓自己通體放光,為世間帶來光明;我們能學習太陽,不受外境影響, 時時讓自己的六根放光,也才不辜負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台北-早覺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正心讀書會
    日期:2025年04月26日
    時間:10:00~11:00
    地點:瑞龍瀑布
    題目:樂活人生-生活的解脫
    參加人員:莊清煉、莊顏淑苑、陳克文、鄞麗慧、謝正雄、黃麗環、謝雅雲、謝雅慧、張家祥、陳慧卿、吳炎坤、林水芬、郭金鑾、李新田、張勝雄、張何月眉
    帶領人:莊清煉
    文章內容
    生活的解脫
    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歡喜過居家的生活,有的人習慣過修道的生活;也有的人離不了世俗塵勞的生活,也有的人淡泊於清淨出離的生活,各種的人,過各種的生活。生活的內容,有人以讀書為生活,有人則以賺錢為生活;有人以職業為生活,也有人以旅行為生活;各式各樣的生活,依人選擇。而一個解脫者的生活是怎麼樣呢?我們可以欣賞一下:
    第一、如山潤流水清澈透明:一個解脫者的身心,就好像山潤的流水一樣,非常清淨、非常清晰、非常透明,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巍巍乎、浩浩乎。解脫者的心境就像清泉, 讓人覺得沁涼明淨。
    第二、如嶺上白雲來去自如: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 山高豈礙白雲飛。」解脫的人,如同山頂上那片白雲,高山峻嶺也擋不住它,因為它來去自如。在佛門有一句話:「雲水三千。」有人問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它說的就是一個解脫者的生活,它像天上的白雲飄的來,又飄得走;又像地下的河水流的去,又流回來。出家人行腳就是雲水。雲水到哪裡去?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雲水就是「行佛」。
    第三、如花朵幽香芬芳自知:一個解脫者,他有自受用的生活,也有他受用的生活。因為他解脫了,他自有他的道德與修養,如同桂花的幽香,能夠影響到周遭的每一個人。歷史上,劉禹錫在《陋室銘》直言:「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蘇軾在《放鶴亭記》高唱:「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可與易也!」解脫的人,讚美超越的生活, 顯露芬芳的氣質, 自知而不驕慢,自信而不傲人。
    第四、如江海明月自然映現: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 一個解脫者如天上的月亮,你有了江,江裡面就會映現月亮,你有了海,海裡面也會映出月亮,無論你在那裡,解脫者的心境都是光風霽月。又有謂「萬里無雲萬里天」,沒有雲的地方,天就會顯現;解脫者,也像一片藍天,他不給煩惱絆住,沒有無明束縛,即使有了煩惱,也扣不住他,就是世間塵勞,也繫不住他。只要解脫了,就不放在心上了。
    因此,一個解脫者的生活,如山泉清澈、如白雲逍遙、如花香自如、如明月映現,就是一個美妙的生活。我們社會大眾 ,雖然身在紅塵,難以完全解脫,但「雖不能至, 心嚮往之 」,這也是可以讓吾人追求的。
    一個解脫者的生活:
    第一、如山潤流水清澈透明。
    第二、如嶺上白雲來去自如。
    第三、如花朵幽香芬芳自知。
    第四、如江海明月自然映現。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正心讀書會
    日期:2025年04月16日
    時間:19:30~20:30
    地點:大板根渡假酒店
    題目:星雲大師如是說-將壞話聽成好話
    參加人員:陳克文、鄞麗慧、謝正雄、黃麗環、張勝雄、張何月眉
    帶領人:陳克文
    星雲大師如是說—散播快樂的種子
    《星雲大師如是說:將壞話聽成好話》是一本充滿智慧的生活指引書,星雲大師以豁達、慈悲的心,教導我們如何轉化言語中的負能量,成為修養與成長的契機。他提醒我們,壞話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用什麼心態去聆聽與面對。
    書中核心觀念是「換個角度看世界」。壞話若直聽入心,容易傷人傷己;但若能透過包容、理解甚至轉化,就能從中發現自己需要修正或成長的地方。星雲大師強調:「別人怎麼說是他的事,我們怎麼聽是我們的修行。」這句話點出,修養的提升,來自我們對言語的反應與態度。
    此外,大師也鼓勵我們學會從惡意中尋找善意。當別人批評時,不必急於反駁,反而可以靜下心想:「這話有沒有道理?我是否真的可以改進?」這樣的轉念,不僅讓人保持謙虛,也減少了人際間的對立與衝突。
    他還提到,若能將壞話當作磨練耐性與心境的工具,久而久之,反而能增長智慧與慈悲心。正如佛法中所說,「以德報怨」才是真正的修行;懂得將壞話聽成好話的人,已站在人格修為的高點。
    總結而言,這本書教會我們的不只是應對人際的技巧,更是一種看待生命的智慧。當我們能微笑面對批評,以善念回應惡言,就能讓內心更自在,也讓世界更溫暖。壞話,不再是傷害,而是通往圓滿的一把鑰匙。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正心讀書會
    日期:2025年04月16日
    時間:15:20~16:00
    地點:陽明山公園
    題目:星雲大師如是說-讀透這一本「人」書
    參加人員:莊清煉、林銘芳、黃璿娟、黃張金珠、陳碧釗
    帶領人:莊清煉
    《星雲大師如是說:讀透這一本「人」書》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心靈啟發之作,星雲大師以慈悲與智慧,帶領讀者重新思考「做人」的真諦。他以「人」為書,提醒我們人生的修行不在遠方,而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的互動中慢慢累積。
    書中強調「做人」要有根本,要懂得自省與感恩。大師指出,一個人的成就不在於外在的地位與財富,而在於是否有正直的品格、謙和的態度與服務他人的心。他主張,學佛不只是求解脫,更是在生活中落實慈悲與智慧,透過「做一個好人」,來實現人生的價值。
    星雲大師也指出,做人最難的是修心。很多人會讀書、會做事,但不一定懂得如何做人。他鼓勵我們從小事做起,從微笑、讚美、幫助他人開始,培養正向的言行與善念。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其實就是「人書」中最重要的一課。
    另一個觸動人心的觀點,是他認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而我們一生的功課就是不斷地讀人、理解人、成為更好的人。學會體諒他人、包容差異,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同時,也是在修自己的心。
    總結來說,這本書讓人反思:在現代社會追求效率與成果的同時,我們是否還記得「如何好好做人」?星雲大師用智慧的言語提醒我們,做一個真誠、善良、謙虛的人,比任何成功都更值得追求。這是一本適合時時翻閱、靜心咀嚼的人生指引書。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正心讀書會
    日期:2025年04月15日
    時間:15:20~16:00
    地點:陽明山公園
    題目:星雲大師如是說-從內心自我發電
    參加人員:陳克文、鄞麗慧、謝正雄、黃麗環、張勝雄、張何月眉、康說、楊琇惠、董金碧
    帶領人:陳克文
    《星雲大師如是說:從內心自我發電》是一本充滿智慧與啟發的心靈之書。星雲大師以平實的語言,引導讀者從內心尋找力量,強調人生的動力不是來自外在環境,而是源於內在心念的轉變。他提出「自我發電」的概念,意即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正向思維、慈悲心與自我反省,產生無窮的力量,照亮自己的人生,也溫暖他人。
    書中多次強調「心念轉變」的重要性。大師認為,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往往不是靠外力,而是靠內心的覺醒。當我們願意從怨懟轉為感恩,從自卑轉為自信,就能啟動內在的發電機,產生面對困境的勇氣與智慧。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化解生活的煩惱,也讓人活得更加自在與喜悅。
    此外,星雲大師也提醒讀者要懂得「自利利他」,將自己所擁有的愛與智慧分享出去,讓這份正能量得以循環。他認為,內心的發電若只是為自己而用,那是有限的;唯有在利益他人的同時,也成就自己,這才是長久之道。
    總體來說,這本書雖篇幅不長,但蘊含深厚的佛理與人生哲學。它教我們不依賴他人、不畏懼未來,而是學會自我發光、自我溫暖。讀後令人深思,也更堅信:真正的力量,不在遠方,而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