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教師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普門-多聞樂活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9 個月前
台北-教師讀書會
📕台北教師讀書會📘
一、時間:113年10月2 4日上午10:00~12:00
二、地點:台北道場十一樓教室(一)
三、書目:《星雲大師全集》經典系列~佛教管理學1
四、出席人員:范鴻英、陳雪霞、李育麗、薛慶色、翁麗珠、莊秀蘭、吳秀鑾、唐立麗、陳淑貞、錢素慧、蕭文鶯、葉玉珍、黃婌媛共13人
記錄:黃婌媛
五、三階段帶領人
<一>、暖身活動:吳秀鑾老師
<二>、閱讀主題:莊秀蘭老師
<三>、回饋分享:莊秀蘭老師
六、讀書會進行
<一>、暖身活動:
1、主題:往事百語2「不要同歸於盡」
2、內容:
大師首先自蘆溝橋事變後,戰亂紛乘,外婆要家人「不要同歸於盡」,各自依自己能力去求生、發展,大師於是出家,在各寺院識字學習佛法、學習生活技能,追隨寺院法師,無論農村弘法、田莊耕作、小學教書,他都勇於承擔,要將佛教的僧才種子散播十方,不死守一處。
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撤退至台灣,大師率領「僧侶救護隊」至台灣。
到了台灣,僧侶救護隊都是人地生疏、投靠無門,大家相約各奔前程,以免「同歸於盡」。
於是大師創立佛光山,本著此精神努力開枝散葉,讓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山僧信二衆在弘法、文教、興學、運動、建築、救難、慈善、、均有成就,大師即使經濟匱乏,仍送佛光山弟子出國深造,弟子們也承襲「不要同歸於盡」的觀念,提㩗後進。
大師希望普天下衆生,應有共存共榮理念,涵養尊重包容的雅量,捐棄同歸於盡的偏狹心態,建立歡喜融和的人間淨土。
<二>、閱讀主題:
1、主題:《地藏經》中的地獄管理法
2、內容:
(1)、探討地獄管理法之前,先了解《地藏經》內容。
地藏菩薩有4次應化身,大長者子、婆羅門女、小國王、光目女,警惕示現諸惡莫作。而且地藏菩薩説: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都會百千方便度脫,常在人天受勝妙樂。
佛告虛空藏菩薩,聞此經讀誦布施、供養、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讀誦地藏經有這麼多的利益,又是最接地氣與生活習習相關,深入民心,闡述因果業報思想,指點犯錯世人一條改過向善的明路。
佛教的戒律,有分為止持門和作持門,積極行善的是作持門,那麼「地藏經」就是諸惡莫作的止持門,勸解大眾千萬莫造惡業。
地獄的陰暗恐怖,讓作惡的人入地獄,有各種方式來管理,其中用教育來感化,才是高等的管理,了解因緣果報,真正懺悔向善,去邪歸正。因此,地獄的有無,不過是諸佛菩薩的示教利喜,「大乘起信論」説:「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學佛應將我們的願力融入地藏菩薩的大願中,一起來莊嚴地獄、莊嚴世間!讓我們在佛法中做善事,行六度、三好,地藏菩薩都能善巧方便,開啟眾生心中的真如佛性,使眾生獲得利益。可以從自身做起喔!
<三>、回饋分享
帶領人:莊秀蘭老師
請諸位善知識就你今天的收穫、感受、生活上的印證與未來的期許分享心得。
《鴻英老師回饋》
《地藏經》中的地獄,不是離開人間而有的地獄,也不是玄想出來的,其實是眾生的起心動念在審判自己,一切都是內心創造的。修行就是要「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
《慶色老師回饋》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祕藏。」如果能夠像大地一樣安忍,不論外境如何引誘都做到不貪、不瞋;遇事能夠深信因果,謹慎思量才是!
《育麗老師回饋》
讚嘆地藏菩薩在因地四次修行,自我管理、發大弘願,救度眾生,更誓願未來世度化三惡道眾生,最值得我們學習與期許。
《麗珠老師回饋》
「隨其心淨則國土淨」不與人計較、比較,遠離貪瞋愚痴,不被煩惱憂傷繫縛,以此自勉!
《立麗老師回饋》
「一念三千」我們一念心是私心、是慈悲心、菩提心?「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學佛、行佛、精進不懈呀!
《淑貞老師回饋》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如果在我們起心動念、舉止行為時,能運用佛法的智慧來自我管理,才能遠離「果報」的自受呀!
《素慧老師回饋》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這四句偈從字面上很容易懂,自己的因果是自己的業力所招感,如果能透過行佛來體證這個道理,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為自己開創光明的人生!
《玉珍老師回饋》
20年前父親往生,我持誦《地藏經》49天,一直對它特別有感應;今天因緣奇妙第一次來讀書會,就能與大家共讀此篇文章,再次體證佛法的不可思議!
《秀鑾老師回饋》
「自私就是地獄,利人就是天堂。」
原來地獄與天堂只隔著一道牆;心存善念,想著服務人群、造福大家,就能衝破那道牆呀!
《雪霞老師回饋》
為什麼眾生難度?佛法說「眾生剛強,難調難化」,所以佛法要有八萬四千法門呀!
佛陀到忉利天去為母親說法,一則令人間的四眾弟子重新激起對法的渴望,再則忉利天的天眾在果報盡時,天身也會退失、也會死。這是佛陀圓滿智慧的具體表現。
七、結語
地獄在哪裡?原來在心內。
地獄是什麼景況?是誰建造、設計了地獄?佛教卻說,地獄是人心及業力建造出來的!六道輪迴,是一種因果自然定律,並非賞罰制度,也非上天安排。
佛陀說他不但當下地獄,而且還要常住地獄、歡喜地獄,最後還要把地獄莊嚴起來!由此可知,地藏菩薩的地獄管理法,是大悲心的流露,是人間菩薩道、大願者必學的法門。
稻盛和夫說:「自利是本能,但利他却是本事!」利他是一種善待他人的慈悲心,可以縮短天堂和地獄的距離。
學佛是可以離苦得樂的,人身是可以修行的,「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天我們兩者既已俱足,務要努力修行才是。學習放下才能減少煩惱,放下不如意再提起利人利己的佛事,心無掛礙!
今天兩位帶領人,會前充分準備,表現帶領人的十萬分誠意!進行時掌握時間讓與會者都能消化吸收文中章節,提出自已相應處及最感動的文句,大家印象深刻、心開意解。
1
0
0
0
0
0
普門-多聞樂活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