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佛法真義/佛法義理/發心
    新竹第四分會 / 心路讀書會 / 紀錄:陳淑枝 / 照相 : 游朝江
    出席人員:游朝江、游林綉勤、許麗卿、陳淑枝、陳忠和、江曾辛妹、等人
    帶領人:江曾辛妹
    地點:新竹市法寶寺
    時間:2020年01月03日
    佛法義理:發心
    發心149
    佛教的百千法門中,「發心」最為重要。佛教將「心」比喻為「田」、「地」,發心就是開發我們的心地。
    世間的土地經過開發,就可以建築,就能利用;世間的田地經過耕耘,就能播種,就有收成。同樣的,我們只要懂得開發心田,內心的寶藏就能一一出土;心的田地不開發,就是外緣、福德具足,也不能長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種子,如果沒有好的田地,也不能結出好的花果。
    省庵大師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心發,則佛道堪成。」世間上,發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發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儒家的學者叫人要立志,佛教的行者要人發願;立志、發願,就是發心,心一發,則志可立;心一發,則願可成。
    江曾辛妹 經典說「惡盡曰功,善滿稱德。」 功德就是從發心中成就 .增長, 佛教將心比喻為「田」.「地」; 發心 就是 開發我們的 心地。 心的田地不開發就是外緣,福德具足, 也不能長出菩提之苗。 「入道 要 門, 發心為首; 心發 ,則佛道堪成」。 發心的力量很微妙, 髮型做一個好人做一件事就會心甘情願所做的事情品質就會不一樣正是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聰明的人應該反求諸己 ,應該由外向 內來開發我們自己心裡的能源和寶藏;因為心裡的田地開發了,才能播種,才能生長,才能收獲。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