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拈花讀書會(線上)

    主題:迷悟之間—給的價值

    時間:6月24日 20:00–21:00

    參加人員:李孟儒 李淑芳 李佩璇
    楊麗那 梁秀芳 陳碧煌 共6人

    帶領人:李孟儒

    討論分享

    秀芳
    有一些不當的人,也有反面的「給」:給人煩惱,給人傷心,給人難堪,給人障礙。如《四十二章經》說:「仰天而唾,唾不汙天,還汙己身;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把不好的給人,固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使把好的東西給人,也有層次上的不同:金錢的施「給」,還是比較容易做到;說好話給人讚美,就是難能可貴的美德;給人的佛法、真理、信心、無畏、平安、自在,才是無上的功德。
    對於這段我很有感受,或許不知不覺就會反面的給,要給自己一個警惕。

    高中的班導師講過一句話:「要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至今影響著我。出社會後,在一家公司上班,公司有請外勞、外配,因體恤他們語言及文化的不同,我常常會主動幫忙,久而久之我們成為好朋友,20多年來,每逢佳節,他們還會送禮到我家。我只是舉手之勞,將心比心而已,但他們卻牢記在心,這也讓我更體會老師教的這句話,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


    淑芳
    「給」的美德是不容易做到的,有的人「給」予社會一些資助,只是為了沽名釣譽;有的人給予社會一些奉獻,只是想獲得他人的回報。真正的「給」,如《金剛經》所說的「無相布施」,那才是最高的境界。

    無相布施我最有印象,不管是錢的給、還是微笑的給,這還算是有形有相的,佛光山的三好四給就是無相了。雖是看不出來,卻能感受得到。我舉一個經驗,當會長任期屆滿,會員為了表達感謝,送我小禮物,我真的認為是本分事,舉手之勞而已,但卻得到大家的肯定,我也始料未及。
    在擔任會長時,因上班的關係,無法每一場的告別式都參與,但若是會員的我就會請假參加。會員很感謝我的出席,我真的不認為我做的多好,只是盡會長的責任而已。



    佩璇
    吾人一生接受了別人「給」予我們多少因緣,我們也應該「給」予他人一些因緣,因為,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唯有「給」,才有好因好緣,才是發揮了「給」的價值!

    這段我很有感受
    我覺得我是被給予、被幫助的對象,道場因為有義工們的付出,才能充滿了朝氣,每次看到義工們的發心,還有親切的態度,都讓我很感動,也因為這樣,我也發心到兒童讀經班去授課,我接受了給,也要給出去。
    佛光山有今天的法水長流五大洲,真的是大師給出來的。

    佛光山信條,三好四給的執行,也會因人而異,就算自己變了,有些人還是會曲解,我會先遠離那些不相信人可以是善美的人。


    麗那
    我這一段我很有體會
    「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給人一份心意,給人一點服務;善的「給」予,美化了人生,淨化了社會,「給」才能維繫人間社會彼此之間的和諧。

    國中時有一位好朋友,我們在寒暑假都會去工廠打工,後因升學及其他原因,就失聯了。經過好長的時間,得知她的電話,於是立刻打給她,朋友說:等這通電話等好久了。我直覺她心情不是很好,問她過得好嗎?沒想到她情緒潰堤,當我知道她有難處,二話不說就幫了,年輕時,她很照顧我,現在回幫一下也應該。
    就是這個幫忙,後來反饋在我身上,有一陣子我生病,多虧這位朋友的照顧,讓我復原的很快,所以給,真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碧煌
    大師文章提到反面的給,讓我想起年少無知,常常會反面的給父母、同學、朋友,想起來很慚愧。
    到了年紀稍長時,我就收到反面的給了,我想這是因為我曾經反面的給吧!之後我慢慢地改變,學習善的給予。
    我在醫院工作,看的都是生老病死,病人家屬的沮喪,或遇到親人遭逢巨變,我會多給予一些協助,我的輔佐,家屬們也都感受得到,
    多少讓他們心安了下來。

    個人覺得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四給的生活哲學座右銘,讓我在工作上受益,在看盡生老病死的醫院裡,這是最好的修行與實踐的所在。
    佩服大師的大智慧,簡單幾句話,易懂、易學、易修。


    孟儒
    聽完大家的分享,真的由衷佩服各位的給,也是無相布施。這讓我想起一個公案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一位國王叫惡世王,有一次他在皇宮行走時,看到一隻金絲貓,沒看過這麼漂亮的金絲貓,於是國王追了過去,沒想到金絲貓跳呀跳,就從土裡面鑽進去了。於是國王命令工人來挖掘,沒多久竟挖到了一甕金,在挖一下又有一甕金,再挖又一甕金,總共挖出三甕金,國王命令工人繼續往前挖,沒想到又挖出3甕金,就這樣3甕金綿延了五里路。這麼巨大的財富,國王去問了迦旃延尊者,(尊者是十大弟子,議論第一)尊者,這麼巨大的財富我可以用嗎?尊者用神通去觀看後告訴國王,可以,這是你的果報。
    國王問:為什麼是我的果報?
    尊者說:佛陀是賢劫的第四尊佛,你過去的因緣是莊嚴劫第998尊佛,叫皮婆濕佛的時候,那時候的眾生,福德淺薄,所以佛就慈悲讓出家人到處去托缽,目地是要讓眾生廣植福田,缽上面會寫無盡藏,什麼叫做無盡藏呢?
    就是火不能燒,水不能漂,王不能奪,賊不能偷。若有投缽供養法師,就會有這種資產堅固的功德。
    有一位樵夫,每天辛苦的砍柴,頂多也只能賺三文錢,這三文錢也只夠他一天的溫飽,這天他看到很多人都在投缽,心裡也很想去投,但3文錢投了,今天就要餓肚子了,他思索著,今生這麼窮困,就是沒種福田,若不再培植福德資糧,來生可能會更加的貧窮吧!
    於是他把僅有的三文錢去投缽供養師父,從來沒有做過給予,從來沒做過布施,樵夫心裡升起了很大的歡喜心,非常的雀躍,他帶著歡喜心跑回家去,共跑了五里路,歡喜心才稍停,進家門前,樵夫對這那位師父的方向問訊後,才進家門。
    尊者說:你就是當時的那位樵夫,你的三文錢果報是三甕金,因為你的歡喜心綿延了五理路,歡喜心讓你的業果增長廣大,然而不是只有這一世才會得五里路的三甕金,你的每一世都會有五里路的三甕金。

    金貓因緣告訴我們,用歡喜心恭敬心來供養師父,得到的業果會增長廣大,不可思議。
    金貓因緣是出自百喻經

    也讓我們學習到給是一件美好的事。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