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時間:110年12月24日下午7:30-8:30
    地點:法寶寺會議室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游詠程會長
    帶領人: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7位
    讀書會教材:星雲大師《佛法真義1》 心的譬喻
    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把「涅槃妙心」付囑給摩訶迦葉。所謂「妙心」,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這個意思就是說,佛陀把這一種詮釋法界的寶藏,付囑給了大迦葉,由他來傳播。

    說到這顆「心」,《雜阿含經》說「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我們凡夫眾生因有種種的無明煩惱,所以產生諸多的憂悲苦惱,都是因為我們除了有一顆「肉團心」之外,我們還有「緣慮心」、「思量心」、「積聚心」,甚至還有瞋恨的心、嫉妒的心、愚痴的心、虛偽的心、自私的心、執著的心……我們的心每天都在一些人我是非的事相上,自我分別、比較、計較,如此一來,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裡生起了愚痴無明,自然種種的煩惱痛苦也會隨之而來。

    所幸,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還有一顆「真如心」,只是長期被煩惱的烏雲覆蓋,無法顯現;只要我們能透過佛法的修持,把這顆「真心」,也就是我們永恆不死的真如佛性開顯出來,那麼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有望。

    因此,學佛修行,所謂「修行要修心」主要的就是要修我們的這一顆心。例如,我們要以好心對壞心,以信心對疑心,以大心對小心,以靜心對動心,以真心對妄心;甚至最高的境界,就是要以「無心」對「有心」,也就是《金剛經》所謂的「無住生心」。

    我們的身體上,有眼睛、鼻子、耳朵,有頭和手腳,這些我們自己都能看得到,但是我們沒有辦法看到「心」。我們的這顆心,每天的變化千奇百怪,甚至心的內容、心的層次之多、之高,真是難以敘述。因此,我們只有間接的透過譬喻,才能稍稍的認識一下我們的這顆心,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佛經裡,形容心的譬喻不勝枚舉,以下只舉出十個,略窺一斑。

    一、心如猿猴難控制:我們的心像猿猴,每天跳動不停,一刻不能安靜。他可以上下翻滾、前後跳躍,給人捉摸不定,讓人無法控制。

    二、心如電光剎那間:世間上光速最快,比電光更快的是我們的心。一個閃電在一秒之間,百千萬里;心念一動,即刻可以在世界各地遨遊,快如電光。

    三、心如野鹿逐聲色:山中的野鹿無所事事,吃飽以後只想追逐聲色之娛。人心也是如此,如野鹿追逐聲色,不肯停留。

    四、心如盜賊劫功德:人生有一件可怕的事,就是自己養在身體裡的心,好像盜賊一樣,在竊取我們的功德,為非作歹,肆無忌憚。

    五、心如冤家身受苦:心也像我們的冤家仇人,有時會保護我們,有時也會出賣我們;心念一動,有了不正的行為,就會讓我們的人生受苦。

    六、心如僮僕諸惱使:心也像我們的僮僕,雖然供我們差遣、使喚,但僮僕間的是非煩惱,我們也要概括承受。

    七、心如國王能行令:心如國王,高高在上,他的所有臣民「眼耳鼻舌身」都要聽命於他。如果心的國王是一個仁王,他可以領導臣民做好事;如果是一個惡王,臣民就會遭殃。如古代印度的阿育王,被人稱作「黑阿育」、「白阿育」,因為他在學佛前後有不一樣的領導風格。

    八、心如泉水流不盡:我們的心好像泉源,可以流出清澈的淨水,也可以流出汙濁的黑水。如果心的泉源不斷流出淨水,則我們的社區、同事、親友,都會同享淨水之惠。

    九、心如畫師描不盡:「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雕刻師,可以把自己雕刻成自己想要的形象,因為心就是我們的雕刻家。我們要想讓自己成為什麼樣子,也可以自己彩繪,因為心就是我們的畫師。我們的心裡有什麼毛病,也可以自己醫療,做自己的心理醫師,因為心就是我們的醫王。總之,我們要把自己塑成什麼形象,心就是主事者。

    十、心如虛空大無邊:真正的心像什麼?在我們的意識形態裡,當然可以像猿猴、電光、野鹿、盜賊、冤家、僮僕、國王、泉水、畫師。但我們真正的真心、性靈,大如虛空,無邊無際。真心的生命,是無生滅的法身,真心的生命沒有生死,是永恆的涅槃。

    因此,心也和一個人一樣,可以成為壞人,也可以成為好人;心可以成為盜賊、猿猴,也可成為諸佛菩薩,就看我們如何主宰自己的心。

    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上面所舉的這許多心,有的是妄心,有的是壞心,這些當然都不可以有,所以我們要把他加以轉化、淨化;只要我們能把這顆心一轉,讓它「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妄為真、轉識成智」,那麼有了真心,還怕不能成辦一切事嗎?

    學員分享
    宋貴翠分享:
    民間留傳的一首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 一文施捨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 曾施一笠管山河。」
    好心有好報,感得做皇帝果報。

    鄭彩櫻分享:
    大師在文章裡舉了佛經裡最精闢的十個譬喻 ,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 心和人一樣,可以成為好人也可以成為壞人,也可成為諸佛菩薩,就看我們如何主宰自己的心。

    讀書會圓滿結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