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6月20日下午7:30-8:3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江鋆景會長
    聯席主持人:游詠程
    導讀: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21位
    讀書會教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四章 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 p.162~183
    三、人間佛教藝術的成就
    說起佛教藝術,在印度,以阿姜達石窟群最為代表,成為世界的瑰寶,之後光大於中國。在中國藝術中,不論是建築、雕刻、繪畫、書法等,凡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藝術作品,無不與佛教有關。例如,當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敦煌、雲岡、龍門石窟等,稱得上是集建築、雕刻、繪畫等於一身的東方美術館。

    過去的寺院很少宣揚佛教藝術,但是講到生活觀、人生觀、宇宙觀時,都會不自覺地透露豐富的藝術內涵。例如:《華嚴經》談論到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諸佛菩薩,因而有千佛洞的壯觀佛群;《佛所行讚》以優美的詩偈寫下的佛陀行化事蹟,成為中國梵唄音樂的起源;《維摩詰經》中天女與維摩居士及舍利弗的巧妙對話,創造了《天女散花》的經典戲劇,並為舞蹈的開端。《阿彌陀經》裡極樂世界的清淨殊勝,繪成莊嚴的經變圖;像現代自然的美景、都市的建設等,那不就是極樂世界嗎?融匯中印西域文化特色的敦煌石窟裡,創造出名揚世界的敦煌舞蹈……這些都是古代高僧大德化導世間的善巧,也是佛法人間化的重要價值。

    這些偉大的藝術創作,讓世界各國人士看到中華文化與佛教的關係。古德先賢用他們的一生奉獻給佛教,創造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與對佛教的傳播,因此怎能不感恩及重視佛教藝術的發揚呢?

    一個國家的強弱,不一定看它的武力,而是看它的文化、藝術;等於人一樣,氣質與內涵最為重要。我們現在旅行在各地,到大英帝國博物館,到巴黎的羅浮宮,到美利堅的芝加哥博物館,不但看到西方的藝術文化,更看到中國的藝術文化在那裡放光。有時候想想不免可惜,中國的寶藏怎麼會跑到外國去呢?不過,留在我國,在安全上也是堪慮,連年炮火,造成對文物的破壞,更為遺憾。有這許多國家為我們收藏,為我們展出,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光芒四射,也是一件好事。

    石刻與繪畫

    先說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早期以來,佛教對藝術的貢獻甚大,影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說敦煌洞窟,其留下的佛像、繪畫,收藏的各種經典、佛書,甚至比秦始皇的兵馬俑還要驚動世界,在一些大學裡還把「敦煌學」列為顯學,做為專業研究的課程。

    一千多年來,歷朝的王公大臣、信徒民眾,一代一代的把敦煌建設得在世界上可以傲視全球,就連印度阿姜達石窟,在敦煌石窟的相比之下也稍顯遜色。想到先民們把佛像雕塑得那樣栩栩如生,那許多壁畫具有超凡入聖之美,那許多刻經都被收藏保存;好在,敦煌地處偏遠的甘肅,歷代的炮火不容易波及,所以能存留至今。現在的敦煌博物院有數百人負責保護、修繕、管理,可以說,這應該不只是佛教獨有,它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甚至是世界人士共有的文化藝術寶藏。

    除了敦煌之外,從五世紀起,由北魏曇曜發起建設的大同雲岡石窟,其石刻之美,可以說天下無雙。我們經常在世界各處的報章雜誌上,見到那一尊「釋迦牟尼佛」的莊嚴聖像,全世界的藝術家都推崇它為最高的藝術價值。走到雲岡,因為地處黃土高原,加上時代久遠,看到風化侵蝕的痕跡,希望國家出面全力來把它保存下來,避免毀壞剝落。期盼對復興中華文化有心的人士,把雲岡列為世界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外,也能對它加以重視發揚。

    從大同雲岡石窟再到河南龍門石窟,那雕刻佛菩薩像的姿態,彷彿讓我們走回了唐朝時期。因為唐代的人士重視人體的健壯、豐美,好比唐朝第一美人楊貴妃、第一位女皇武則天等,都是體態豐盈的女士。那個時期,雕刻的藝工們把這許多佛像人間化,都表現出人間佛教的時代精神。

    其他如麥積山石窟的佛菩薩像,線條之秀美、姿態之優雅,也是讓人歎為觀止。四川大足石刻,寶頂山上那一尊全長三十一公尺的佛涅槃像,寧靜莊嚴;到了北山石刻,一個個的洞窟,走進去,真是不忍離開,讓人想要投身進去,也充當他們的一員。

    此外,在絲路、新疆那一帶,佛教的洞窟也是相當豐富,可以看出早期佛教在那裡發展的情況,投注多少人的心血、信心。到現在,許多佛教的山洞石刻壁畫,還在一一的被發現中。

    這些石刻繪畫的藝術,由於北方天氣乾燥,土石堅厚,較能完整保存。到了南方,因為江南煙雨綿綿,並不適合這種壁畫藝術的發展;雖然如此,南京棲霞山上的千佛嶺,莊嚴俊美,所謂「六朝聖地,千佛名藍」,讓佛教的石窟藝術南北雙美,這是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引以為榮的藝術瑰寶。

    書法與畫作

    再有,佛教的內涵,對中華文化的書法影響深遠,其價值不只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甚至懷素《金剛經》的草書,到現在都已經成為稀世之寶。歷代的高僧大德,有的不靠田地收成或經懺為生,而是以繪畫、書法獲得世人的欣賞,作為他們既能修道,又能生存的資糧。

    我在七十年前負笈焦山讀書的時候,焦山除了主殿定慧寺之外,在它的周圍有數十座中小型的寺院,每一間裡都有畫室、展覽場所。你到焦山,只要欣賞哪一幅畫作之美、書法之精,都可以便宜的請購回家,增添家裡的藝術氣氛。

    所以,在中國的書畫中,不只是吳道子的觀音之作為人稱道,在佛教裡,八大山人、石濤、石谿、弘仁等那許多的書畫僧,他們的作品,都展現繪畫之清美、文字之典雅,大家在清修生活之餘,有時間以練字習畫做為修行,可以說,佛教的書畫比宮廷畫師們的作品又更上一層樓。此外,我們看到的〈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裡面融入了寺廟、僧人,可見佛門與人間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許多呈現人間佛教樣貌的作品,有的雖然隨著時代慢慢消逝,也有許多精品流傳在各個博物館中被列為珍品。像近代張大千先生,他曾在敦煌臨摹有二、三年之久,甚至與溥心畬先生,他們的佛教相關作品,如今已價值連城。

    佛光山曾獲張大千先生贈送〈墨荷〉一幅,在為了辦大學舉辦的義賣會上,為遠東集團徐家收藏,所得就作為辦學之用了。另外張大千的一幅〈觀世音菩薩〉,有人甚至出資五千萬想要請購,我們捨不得割讓,現在還保存在佛光山可以展出的數十種文物之中,成為佛光山鎮山之寶。

    梵音與說唱

    佛教的藝術也不只是從硬體上表現,對於軟性的呈現也相當重視。像漁山的梵唄、唐代的說唱傳教,都是中華文化裡的一絕。

    漁山梵唄,相傳為三國曹子建在漁山這個地方,聽到海潮的音聲可以與天人的歌唱比美,愛好音樂的曹子建,便把這許多海潮音、天樂結合的音聲記錄下來,成為佛教現在的梵唄。

    梵唄有所謂四大祝延、八大香讚,六句的短唱,像〈爐香讚〉,八句的吟唱,像〈三寶讚〉等,那許多讚詠的各種腔調,讓人聽了感到蕩氣迴腸,意境美不勝收。可惜,在太平天國後,又經歷中日戰爭、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等,讓這許多音樂,在逃難的生活中流離失所,幾乎成為絕響。幸而,幾位擅於唱誦的人士來到台灣,我把它們錄製成唱片、錄音帶,而保留下來。後來我們又把它帶回大陸;現在,這許多梵唄歌唱已經到處響徹雲霄。

    不過,這許多梵唱,還是因為沒有樂譜的紀錄,而完全用口耳相傳保留下來,而且也沒有樂器,只有單音像引磬「叮」、木魚「篤」,靠著勤奮練習,記住所謂的「三彎九轉,一板三眼」。假如現在有人研究這些傳統梵唄音樂,應該會讚美它「此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這許多音樂,在晨鐘暮鼓中悠揚迴蕩,幾年前,由佛光山主辦的「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結合兩岸佛教四大語系,共同在世界上巡迴演唱,獲得聽眾一致的讚美。

    當然,說唱的布教,在敦煌石窟裡,被保存在〈八相成道〉、〈天女散花〉、〈目連救母〉等經變俗講的篇章中;不過,現代的佛教隨著時代發展,逐漸用歌聲代替了說唱。像佛光山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弘法布教,連續三十年不斷;在紅磡香港體育館,也有二十多年的弘講,都留下這許多說唱的內容。說唱的人間佛教,把佛法普及到社會各界,有著很大的效應,應該要繼續發揚。

    雕刻與建築

    除了上述內容,佛教建築與雕刻之美,也是藝術的典型代表。可惜,現代大陸有關單位多把佛教的古剎叢林做為觀光景區,並且以收取門票,讓佛教與商業掛勾。假如讓這許多媲美宮殿之美的莊嚴寶殿、精舍、高塔、亭台樓閣等,回歸佛教寺院教化的功能,會更顯得超然淨化。尤其佛教園林藝術,寺院的層層疊疊、雕梁畫棟,更呈現群體建築之美。

    最近在佛光山有所謂「三寶山」,代表「佛寶」的佛陀紀念館,除了一〇八公尺高的銅鑄佛像,還有八塔相伴,以及本館裡有十幾個藝術展場。配合各種樹木花草裝點,吸引前來觀賞者一年有千萬人之多。

    尤其代表「僧寶」的佛光山,早期雖然建築經費困難,大雄寶殿、叢林學院、寶塔、庭園逐漸完成,也顯得美不勝收。最近代表「法寶」的藏經樓即將完成,前來觀賞的人都歎為稀有。佛法僧三寶的建設,這也算佛光山的僧信四眾對人間佛教的一大貢獻了。

    戲劇與舞蹈

    再談到中國的戲劇,其中以「崑曲」最為有名。它發源於蘇州崑山,後來發展出各地的戲劇,如:京劇、豫劇、粵劇等,而有「百戲之母」的稱號。其實,崑曲來自明代智達法師寫的《歸元鏡》,這些與佛教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許多戲劇,多反應現實生活與理想,發揮了教忠教孝的精神。可以說,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之外,戲劇成為民間社會教化最好的體裁。所謂人間佛教,秉持著佛陀教化的理念,藉著不同的形式,發揮淨化人心社會的功能。像一部《釋迦傳》,就以歌劇、電影、小說、廣播、舞台劇等流傳全世界;還有許多忠孝節義的典故,也隨著佛教的戲劇、舞蹈、音樂不斷傳播,啟迪人心。

    在佛光山,除了佛教歌詠隊在世界上有幾十處分別傳唱之外,最近,在維也納,我們也有「佛光青年愛樂團」的編曲、演奏和演唱;特別是菲律賓光明大學藝術學院演出的《悉達多》音樂劇,震動了新馬;馬來西亞有八千名青年聯合演唱〈佛教靠我〉等佛教音樂,這佛教青年的歌聲,多麼動人心弦。

    此外,光是在台灣,就有二十六支敦煌舞蹈團經常演出,可見敦煌舞在世界上的影響。最近,大陸殘疾人藝術團的聾啞人士演出《千手觀音》,可以說到處轟動。不僅是他們的榮耀,甚至讓中國人以他們為榮;其優美精采的表演,整齊劃一,動作典雅,無不令觀眾讚歎不已。

    武功與行道

    談到武功,自然會想到少林寺,相傳少林拳術為達摩祖師所創,開啟了武術在中國的地位,並且影響中國武術的發展。它不只是表現力道,尤其精神、姿態,和所謂「一指禪功」、「般若神掌」等那許多動作,都呈現內在修養、道行的表達,有其讓人尊敬的領域。過去,少林寺的僧人行俠仗義,主持公道,保家衛國,為世人所稱道信賴;我們希望少林寺秉持過去先賢大德的武德,再做人民的護法長城。

    綜上所說,人間佛教的藝術成就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人性的開展、教育的提升,乃至中華文化的傳播,在世界上可以說無不受人尊重。以上所述人間佛教藝術的成就,掛一漏萬,只能表達點滴的意見,希望在復興中華文化的現在,要知道佛教藝術之美,是中華文化裡取之不盡的寶藏,應該要好好的發揚光大,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四、人間佛教與文人的往來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學者一向備受禮遇,在社會上享有極高的地位與尊崇,因為他們的發言往往具有舉足輕重的輿論力量,尤其文人的一支筆可以橫掃千軍萬馬,因此不管對當代乃至後世,都能在無形中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就拿佛教在中國的弘傳來講,之所以能與儒家思想融合,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此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視,那就是歷代有許多文人,他們感於佛教深富人生哲理,佛教在人間的流傳與現實人生有很密切而重要的關係。例如,佛教講因緣果報、無常苦空、三世輪迴等,這些闡明宇宙人生實相的微妙義理,不但可以解開他們對生命的迷惑,滿足他們對真理的追求,並且開闊了他們的思想領域與創作空間,所以歷來不少文人受到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影響,寫下名垂千古的不朽著作。

    最為大家熟知的,如:干寶的《搜神記》、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劉鶚的《老殘遊記》等,都可以看出當中的佛教思想濃厚。這些家喻戶曉的曠古之作,不但為中國文學增添光彩,同時也間接的幫助人間佛教在民間的傳播。甚至可以說,佛法豐富了文人的生命,開拓了文學的新面貌,而文人學佛則助長了佛法的宣揚。

    最有名的如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與歐陽修,他們曾經反佛激烈,分別在親近大顛禪師與明教禪師之後,省悟以往之不是,懺悔罪愆,在佛法裡找到安身的依靠。其他如陶淵明、謝靈運、王維、柳宗元、白居易、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都與人間佛教結下深厚的因緣。其中王維、白居易、蘇軾、黃庭堅更是皈依了佛教。可以說,佛教與文人的關係密切,古今皆然。以下列舉一些文人與人間佛教的因緣,以資佐證。

    佛教教條 建立文章體例

    首先,中國古代最具文才的終身太子蕭統(昭明太子),他是南朝梁武帝的長子,從小秉性仁善,聰慧過人。深受父親影響而學佛,不但受持菩薩戒,持戒嚴謹,且遍覽眾經,深究教旨。曾撰《解二諦義》,論著佛法,《金剛經》的「三十二分則」就是由他所作。

    可惜昭明太子英年早逝,未即位就在三十一歲時去世。不過同一時期的文學評論家劉勰,他當過昭明太子的東宮通事舍人,太子死後便依止在大學僧僧祐座下,十餘年間協助僧祐編定《出三藏記集》十五卷,這是中國佛典目錄的名著。他撰著《文心雕龍》十卷,與鍾嶸《詩品》並稱為中國文學批評典籍的雙璧。書中多取佛教的教條,以建立文章的體例,至今仍為學界所看重。晚年出家,法號慧地。

    其次,東晉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田園,他的詩篇清新自然,具有文學的意境之美,同時蘊藏濃厚的佛教思想,如「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花,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詩中充滿了無常的感慨,可見佛教對他的影響匪淺。據說他時常到廬山東林寺拜訪慧遠大師;有一次,又與道士陸修靜相約造訪,歸途中三人談笑而行,送客的慧遠大師不自覺間險些跨越自我禁足的虎溪,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談。

    同樣與慧遠大師時相往來的南北朝詩人謝靈運,他篤信佛教,極得大師賞識,因此邀他撰寫〈佛影銘〉。另外,他與道生大師也是交往密切,對道生主張的「頓悟說」極為服膺,因此撰著《辯宗論》以闡釋頓悟之義。後來又因烏衣寺慧叡法師精通梵語,於是前往請益,因而會通眾音異旨。

    當時正值《大涅槃經》初傳中土,由於品數疏簡,文義艱異,初學者難以深入通曉,他便發心與東安慧嚴、道場慧觀等人共同著手改訂,是為三十六卷本的南本的《大涅槃經》,使得涅槃之學、頓悟之說得以弘布於當時。謝靈運一生對佛法的宣揚,可謂貢獻良多。

    禪師啟迪 懺悔毀佛之罪

    「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他因為宣揚儒家思想,主張「文以載道」,反對佛教與道教。後來因諫迎佛骨,被貶到潮州任刺史,曾去拜訪大顛禪師。定中的禪師如如不動,侍者在一旁說:「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韓愈聞言讚歎:「我已於侍者口邊得到消息。」後來經常參禪訪道,受到佛教感召,懺悔過去所作所為,從此對佛教不再排斥,反而讚揚有加。

    與韓愈同樣曾經反佛的歐陽修,曾著《本論》毀謗佛法,獲得多人響應。明教契嵩禪師於是針對時勢,倡導釋、道、儒三教思想一貫,著《輔教編》加以辯正。歐陽修看到此書之後,讚歎道:「不意僧中有此龍象。」於是整裝拜見明教禪師,請求開示,一改對佛教的偏執觀念。後來又經祖印禪師的啟迪,深體佛法的奧妙,於是懺悔往昔毀佛之罪,從此信仰佛教,時常行文勸善,並與佛門高僧往來甚歡,成為當時文壇的佳話。

    和韓愈同為古文運動領導者的柳宗元,自幼信佛,不但以詩文宣揚佛法,並作《東海若》闡釋淨土法門。當時南方許多高僧大德的碑銘之文,多為其所作,如六祖惠能大師碑,就是出自其手。

    被譽為「蘇門三學士」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同時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且全家都信佛。父親蘇洵雖以儒學為宗,但不僅不排斥佛教,甚至結交名僧圓通居訥和寶月大師(惟簡)。蘇軾本身更因才華縱橫,但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貶,因此他的詩文經常流露出對佛法的體悟。他跟佛印禪師往來留下「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公案,流傳千古。

    他訪廬山東林寺常總禪師,對談中有悟,贈詩偈一首:「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頗具禪境,至今仍膾炙人口。佛門誦念的《瑜伽燄口》中的召請文,相傳也是蘇東坡所寫。文中他對六道眾生的慈悲,對生命的平等關愛,充分顯現佛心體察眾生疾苦的人間菩薩性格。

    寫作賦詩 表達學佛心境

    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且被歐陽修讚為「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的王安石,早年皈依三寶,與蔣山覺海禪師交情深厚。他以宰相的尊位,時常向士大夫們宣揚佛理。尤其受到佛教思想影響,他認為「沒有一定的權威與不變的教條,但要對現實有正確的評估」,因此在神宗時實行變法維新運動。他提倡「均輸法」與「青苗法」,都是在解決人民稅捐及農民被剝削放高利貸的問題。可惜當時積弊太深,他雖有人間佛教福國利民的思想,卻不為時人所接受。晚年辭官歸隱,專心於寫作賦詩,創作出許多名留千古的詩偈,又讀《楞嚴經》有所開悟,後捨家宅為寺,茹素修行終其一生。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幾乎個個都曾歷經貶官之禍,飽嘗人生的顛沛流離之苦。其實「宦海浮沉」,自古皆然,只是人在仕途得意時,往往危不自知。唐朝大文豪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時,有次去拜訪鳥窠道林禪師,見禪師以樹為居,於是說:「禪師住在樹上,太危險了!」

    禪師回道:「太守!你的處境才非常危險呢!」

    白居易聽了不以為然的說:「下官是在朝為官,有什麼危險呢?」

    禪師說:「薪火相交,縱性不停,怎能說不危險呢?」

    白居易言下若有所悟,便轉個話題又問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禪師回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居易聽了感到很失望,就說:「這是三歲孩兒也知道的道理呀!」

    禪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白居易從此皈依在道林禪師座下。他曾發願以今生世俗文筆之因,翻為來世讚佛乘、轉法輪之緣。晚年尤其醉心於念佛,嘗作〈念佛偈〉云:「余年近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學佛有得的心境表達無遺。

    堅定信仰 即珍貴傳家寶

    北宋時代,文人呂蒙正與范仲淹都曾經寄住於寺院。呂蒙正是北宋第一位狀元,曾在宋太宗、真宗時三次出任宰相,有「賢相」之譽。當他未得志時寄住寺院,二十年後拜相顯達,他不忘寺院之恩,回到當年的寺院,並於每晨起來禮佛祈願:「不信三寶者,願勿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護持佛法。」呂蒙正這種蒙恩不忘報的精神,以及對三寶的堅定信仰,正是人間佛教最珍貴的美德與傳家寶。

    范仲淹曾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並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言聞名後世。他在年少時曾在寺院寄讀,出仕後,親近承古、圓悟等禪門高僧,也曾問道於瑯琊慧覺禪師,言下有悟,道業日進,並且得法。范仲淹一生尊崇三寶,每到一地則造寺度僧,嘗捨宅為寺,寺名天平,並且創置「義田」,澤被族人。

    盛唐素有「詩佛」之稱的詩人王維,平生奉佛,長年茹素,並以「摩詰」為號。此乃取典於《維摩詰經》,可見他崇佛虔誠。曾皈依荷澤神會學禪,並師事道光、普寂、義福等禪師。他的詩精緻巧妙,頗具禪味,像〈鹿柴〉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詩中「返景」、「空山」即是透過鹿柴深林傍晚的景色,表現佛教寂滅無常的心境。

    王維的母親崔氏,篤信佛教,往生後,王維為紀念母親捨宅為寺。自己晚年信佛更加專誠,每日魚磬為伴,經書為侶,過著無異於出家人的修道生活。臨命終時,預知時至,並作書遍寄知友。

    文以載道 教化世道人心

    宋代文學大家黃庭堅,與佛教也有一段特殊的因緣。

    他擅於詩詞文章,好作豔詞,為時人所傳誦。一日,黃庭堅拜謁圓通法秀禪師,禪師正色的告訴他:「你的文章辭藻華美,文約義豐,難道只甘於做這種惑人耳目的文章嗎?」

    當時,有一位畫師李伯時擅長畫馬,禪師曾告誡他,如果每天念念於揣摩馬態,只怕他日要投生馬胎為畜生。李伯時一聽,從此收拾畫筆,不再畫馬。黃庭堅知道後,因此笑著對禪師說:「難道你也要告誡我,他日恐會投胎馬腹之中嗎?」

    法秀禪師說:「你以綺語撥動天下人的淫心,只怕將來要墮入地獄泥犁中,而不只是投生牛胎馬腹而已呢!」黃庭堅一聽,幡然悔悟,立即懺悔謝罪。

    後來又經靈源惟清禪師等善知識的激勵,盡摒舊習,銳志學佛。曾做詩一首:「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如何。」充滿護生的思想。

    晚年黃庭堅築精舍於涪濱,專修淨土法門。他所作的詩文,流行於日本足利時代的五山僧侶之間,對日本漢文學史的影響頗鉅。文學無國界,誠不虛言。

    文學是人類感情、思想的發抒,一篇好的文學作品,除了要有美麗動人的文采與扣人心弦的情節以外,更要在思想、理念的傳達上,發揮教化世道人心、陶冶人格性情,導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功能,所謂「文以載道」,正說明文人負有以文字教化人心的使命。

    佛法之所以能夠超越時空,利益人心,歷久彌新,毫無疑問的,文人的妙筆應該是傳播佛法的重要媒介之一。


    學員分享
    游詠程分享:
    古德先賢用他們的一生奉獻給佛教,創造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與對佛教的傳播,因此感恩及重視發揚這些偉大的藝術創作,讓世界各國人士看到中華文化與佛教的關係。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