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岡山-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精簡)
    (一)時間:114年7月7日週一,1:30-3:30,(二)地點:普門寺光明教室
    (三)出席:陳秀真、梁金華、葉麗華、洪美沙等4人.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獻給旅行者365日》7/3,4,6,7
    與同学相印的“人間智慧“有:1.人生要求真,以真誠對待他人;人生要求善,以善心擁抱眾生;2.人生要求知,以知識帶動文明;人生要求喜,以喜悅豐富生命。(因為求知得智慧,喜悦讓人生能正向前行。3.真正的富有,是歡喜而不是財富;真正的貧窮,是無知而不是無錢。(因為抱怨讓自己更無力,要放下)4.愈是歷經困難挫折,愈是成就逆增上緣;凡事用心勤懇學習,必定能夠突破囿限。(因為遇挫折,識因果能轉念,把挫折當成逆增上緣,就能夠突破困境。)
    5.以捨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因為慈悲喜捨能利人利己,勤能補拙,忍者無敵。)6.每日所說的言語,要是善良柔美的好話;每日所做的事情,要得利益大眾的好事;(因為善行包含了身口意。)7.說話的目的不在表現自我,而在啟發聽者;做事的目的不在獨善己身,而在服務大眾。(因為利人才能利己,獨善其身不如兼善天下。)
    二、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三、「人間與實踐」
    (一)佛光會的事:1.怎樣發展佛光會-(1)希望大家做一個好會员,(2)希望大家做一個好義工,(3)希望大家做一個好記者,(4)希望大家做一個好幹部
    2.舉辦活動的意義-(1)舉辦活動有學習的功能,(2)舉辦活動有擴大的功能,
    (3)舉辦活動有聯誼的功能,(4)舉辦活動有成就的功能.3.佛光會員應如何做功德-
    (1)以十供養來做功德,(2)以四弘誓願來做功德,(3)以四攝法來做功德,(4)以六度來做功德,(5)以八正道來做功德,(6)以七聖财來做功德.-
    4.佛光世紀發行的功能-(1)聯絡會員的感情,(2)提供會員的資訊,(3)促進會員的認知,(4)增加會員的修學,
    (二)佛光會的傳承:1.參加佛光會的利益-(1)聯络感情,结交朋友.(2)廣學多聞,增加見識.(3)拓展事業,廣結善缘.(4)喜慶祝福,喪葬助緣.(5)佛化傳承,全家受益.(6)子女教育,多有幫助.(7)旅遊世界,到處善緣.(8)參加活動,淨化身心.(9)發心行善,必得好果.(10)佛法共修,寧靜致遠.(11)聽經聞法,福慧雙增.(12)今日一會,無限時空.
    2.如何增加會員-(1)廣作文宣,讓人了解.(2)舉辦座談,增加溝通.(3)主動爭取,家庭普照.(4)擴大服務,利樂领導.3.接引會員參加的辦法-(1)以愛語慰勉對方.(2)以喜捨樂助對方.(3)以利行服務對方.(4)以同事結交對方.4.佛光會員的進展:(1)做好“佛光會员”,(2)建設“佛光人家”,(3)發展“佛光社區”,(4)創造“佛光淨土”
    四、結語:-(一)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讓我們對正知正見更具信心,去信解行證,並影響週遭的人。又讀「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事、佛光會的傳承,對佛光會员提供的利益、如何增加與接引會員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及知道如何去做。(二)感謝來參加的會員,不畏颱風天,下雨的日子,大家參加讀書會,會中分享與交流,法喜充滿。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精簡)
    (一)時間:114年7月21日週一,1:30-4:10,(二)地點:普門寺光明教室
    (三)出席:葉麗琴、沈淑惠、陳秀真、梁金華、葉麗華、洪美沙等6人
    (四)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重點:「人間與實踐」書共讀(p.264~完 )
    1.佛光會員應如何廣結善緣-(1)用淨財歡喜結緣(2)用語言功德結緣
    (3)用利行服務結緣(4)用技藝教育結緣
    2.今日佛教的希望-不能復興的癥結有8: (1)缺乏組織和制度.(2)不够有企業的精神.(3)太過倡導厭離世間.(4)申斥物欲的罪惡,不易為社會大眾接受.(5)忽視教育.(6)過分保守.(7)没有服務熱忱.(8)大家瞋恨嫉妒,不重視人才.
    *今日佛教的希望:1.健全制度.2.自立更生.3.發展教育.4.進取創造.5.福利社會.
    6.提倡富樂.7.重視人才.8.團結合作.

    3.什麼是佛教的現代化
    现代化的佛教是:(1)是合理的、不是邪見的.(2)是實有的、不是玄想的.
    (3)是現世的、不是未來的.(4)是正信的、不是迷信的.(5)是進步的、不是保守的.(6)是道德的、不是神奇的.
    4.佛教現代化的依據-(1)观機逗教.(2)契理契機.(3)方便多門.(4)恆順眾生.
    (5)隨喜功德.(6)不捨一法.
    5.佛教現代化的原则-(1)度生重於度死.(2)奉獻重於祈求.(3)大衆重於個人.
    (4)生活重於生死.(5)事業重於廟堂.(6)法樂重於欲樂.(7)國情重於私情.
    6.如何推動佛教現代化-(1)配合國家的需要發展.(2)提高生活品質的内涵.
    (3)建設心理健康的道德.(4)創造安和樂利的社會.
    *發揚佛教-為和平而團結
    1.如何和平-(1)以無我觀致力和平.(2)以慈悲行實踐和平.
    (3)以尊重心謀求和平.(4)以平等心進取和平. 2.如何團結-
    (1)容纳異己才能團結.(2)分工和作才能團結.(3)充實力量才能團結.(4)犠牲奉獻才能團結.

    *现代佛教的建設-1.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 2.要有樂觀喜悦的說理.3.要有資生利衆的事業. 4.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
    *佛教寺院經濟來源:1.佛光山的經濟觀念-(1)以智慧代替金錢.(2)有權者不可以管錢,管錢者沒有權.(3)回歸常住,利和同均.(4)儲财於信徒.(5)吃萬家飯,不吃一家飯.(6)不和信徒共金錢往來.(7)不私自化緣.

    2.佛教寺院的經濟來源: (1)廟產收租.(2)經懺佛事.(3)靈骨塔.(4)法會油香.(5)信徒供養.(6)素齋筵席.(7)募化道糧.(8)農產工產.(9)標會貸款.(10)观光朝聖.(11)社會事業.(12)會員會費.(13)服務專業.(14)文教化導.(15)實業經營.(16)弘法事業.用錢之道比來源更重要.
    二、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台北-早覺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個月前
    114.6.16愛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
    (一)時間:114年6月16日週一,1:30-3:00
    (二)地點:普門寺光明教室
    (三)本次重點:
    1.《獻給旅行者365日》6/14,6/15,6/17,
    (2)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3)「人間與實踐」:
    a.怎樣做個佛光會員,b.佛光會員需要的做什麼,c.佛光會員應該注意什麼,d.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p148-p.191 )
    4.出席:
    葉麗琴、沈淑惠、陳秀真、徐百合、葉麗華、洪美沙等6人。
    5.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先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
    1.6月14日華嚴經偈(節錄)
    重點:
    「•捨離瞋恚增上慢,常樂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捨中,是名莊嚴淨法門。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1)此與金剛經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及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表達佛教的基本教導,在於止惡、行善和淨心三個。 當淨其意如虛空;進入空觀,當體即空,就是廣大的佛心,有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就能遠離妄想及執著,能見性成佛。令心所向皆無礙。

    2.6月15日曾文公日記(節錄)
    重點: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
    •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雖然知道自身尊貴,仍以卑微自處。)
    •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
    •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
    •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1)滄海一鱗、九牛一毫,登泰山而小天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些名句都是對方大吊我小的對比。
    (2)當凡人開了眼界,看到自己有的、看的、學的、所做的,對照下來只是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根本微不足道。即令知道自身尊貴,就會以卑微自處虛心就教,並將自私自滿之見識,予之清除。

    3.6月17日貧窮與富有(節錄自大師全集)
    重點:
    •在佛教看來,世間上並沒有窮人。
    •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他就是時間的富者。
    •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他就是一個語言的富者。
    •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他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
    •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他就是一個有力的富者。
    •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而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
    (1)大師的話言簡意賅,是真理,我們依教奉行即能成為富貴的人。

    二、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三、「人間與實踐」:
    a.怎樣做個佛光會員,b.佛光會員需要的做什麼,c.佛光會員應該注意什麼,d.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p148-p.191 )

    (一)怎樣做個佛光會員:
    1.做一個同體的慈悲人.
    2.做一個共生的地球人.
    3.做一個明理的智慧人.
    4.做一個有力的忍耐人.
    5.做一個施捨的结缘人.
    6.做一個清浄的修道人.
    7.做一個歡喜的快樂人.
    8.做一個融和的佛光人.

    (二)佛光會員需要做什麼:
    1.佛光會員需要團結.
    2.佛光會員需要统一.
    3.佛光會員需要動員.
    4.佛光會員需要融合.

    (三)佛光會員應該注意什麼
    1.要慶祝「佛光日」的殊勝.
    2.要普及「蓮花掌」的手印.
    3.要奉行「四句偈」的稱念.
    4.要參加「檀講師」的進修.
    5.要有穿「佛光會服」的習慣.
    6.要遵守「佛光信條」的精神.
    7.要唱出「佛光會歌」的含意.
    8.要實踐「佛光三昧」的修持.
    9.要閱讀「會員手册」的内容.
    10.要認識「佛光會徽」的標誌.
    11.要明了「组織章程」的條文.
    12.要發揚「佛光宗旨」的理念.

    (四)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
    1.正知正見.
    2.信戒定慧.
    3.因缘果報.
    4.團體觀念.
    5.慈悲和淨.
    6.功德清望.
    7.權巧方便.
    8.口才敏捷.
    9.態度莊重.
    10.音調誠懇.
    11.五戒倶全.
    12.家庭美滿.

    四、結語
    (一)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讓我們對正知正見更具信心,更要去信解行證,成為更好的自己,並影響週遭的人。又讀「人間與實踐」:
    a.怎樣做個佛光會員,b.佛光會員需要的做什麼,c.佛光會員應該注意什麼,d.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讓佛光會員的我們更了解應何去何從及成為一個真善美的有效佛光會員。

    (二)下次讀書會
    1.時間:114年7月7日1:30-3:00
    2.地點:普門寺光明教室
    3.本次重點:
    (1)《獻給旅行者365日》7/3,7/6,7/8
    (2)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3)「人間與實踐」
    (3)-1.佛光會的事:
    a.佛光會二的方向,b.怎樣發展佛光會,c.舉辦活動的意義,d.佛光會員應如何做功德,e.佛光世
    紀發行的功能
    (3)-2.佛光會的傳承:
    a.參加佛光會的利益
    b.如何增加會員
    c.接引會員參加的辦法
    (p192-p.248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114.6.2愛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
    (一)時間:
    114年6月2日週一,1:30-3:30
    (二)地點:
    普門寺光明教室
    (三)本次重點:
    1.《獻給旅行者365日》6/6席慕容的有關護生畫集文章。(附件資料多,請預讀,屆時定能彼此獲益良多.)
    2.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如附件)
    3.讀「人間與實踐」書:佛光會的人.(1)佛光會員的任務,(2)應有的四種性格,(3)四好,(4)六心(p115-p.159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4.出席:
    葉麗琴、陳秀真、徐百合、葉麗華、洪美沙等5人。
    5.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先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6/6席慕蓉的永恆的盟約—讀豐子愷的《護生畫集》(節錄)
    (一)文中記要
    《護生畫集》感動席慕蓉的地方,是從第一集到第六集之間的四十六年時光和所有的滄桑。1.一個藝術家豐子愷大半生的時間(世壽七十七歲),在敬愛的老師李叔同50壽辰畫50篇漫畫集為贺禮;師勉勵他继续,而答應老師:他「世壽所許,定當遵囑。」李叔同大豐子愷十八歲。豐子愷為了還許下的心願,即令老師李叔同世壽六十二歲已往生,仍持续努力地搜集材料、構思、作畫、配詩;甚至文革十年被批鬥、被下放劳改乃至七十多歲因肺病准予返家休養仍不顧家人反對,清晨四點即起來作畫。都為了實踐這個永恆而美麗的盟約努力不懈,這在昇平時代,已經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了,更何況是在千劫百難的中國。
    (二)李叔同、豐子愷兩人的生平分享.
    (三)同學們對李叔同、豐子愷兩人「語錄」起共鳴的分享.
    1.李叔同(弘一大師)的語錄.
    (1)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實都控制了你,當你什麼都不要時,天地都是你的。大道至簡,無欲則剛,無為則無所不為。
    ~回饋:要隨缘自在.無所求.
    (2)你以為錯過了就是遗憾,其實可能是躲過了一劫,别贪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擁有,也别灰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没有,所願所不願,不如心甘情願,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
    ~回饋:要能無心無著.
    (3)有些事不能盡心意,就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回饋:事因缘生而生,因緣滅而滅;要隨顺因缘.
    •我,我們
    (1)遇见是因為有债要還,離開是因為债還清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定有虧欠。缘起,我在人群中看见了你;缘散,我看见你在人群中。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舊人無需知近况,新人不必問過往。如果流年有爱,就心随花開;如果人走情凉,就守心自暖。
    ~回饋:要明白因緣果報.
    (2)走得慢,也是一種前進,所以我想自在地喝茶、吃飯、走路、睡覺。
    ~回饋:要享受悠遊人生.
    (3)「靜」中藏了一個爭字,越想爭,心越要靜;「穩」中藏了一個急字,越急躁心越要穩;「忍」中藏了一個刀字,越忍越要看清事態;「忙」中藏了一個亡字,越忙越要照顧好自己。
    ~回饋:生命的諍言.
    (4)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就是,我用真心待你,但不執著於你,活在緣分中,而非關係中。
    ~回饋:要隨缘自在.
    •人
    (1)在愛的開端,表白是勇敢;在愛的終點,放下才是最後的祝福。
    ~回饋:要為自己負責,做自己的主人.
    (2)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就是,我用真心待你,但不執著於你,活在緣分中,而非關係中。
    ~回饋:生命的諍言.
    (3)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 
    ~回饋:「忍為功德母」,忍耐是培养功德的基礎和源泉。
    (4)清醒時做事,糊塗時讀書,大怒時睡覺,獨處思考。學會看淡得失,懂得緣聚緣散,凡事隨遇而安就好。
    ~回饋:生命的諍言.

    2.豐子愷语錄
    •人
    (1)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见於事,義氣施於人。
    ~回饋:生命的諍言.
    (2)有些動物主要是皮值錢,譬如狐狸;有些動物主要是肉值錢,譬如牛;有些動物主要是骨頭值錢,譬如人。
    ~回饋:做人要有骨氣.
    •我 我們
    (1)虚心的人用文憑来鞭策自己,心虚的人用文憑来炫耀自己。
    ~回饋:藉以提醒自己.
    (2)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時間」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沒有擡起頭來望望這急流的前後的光景的能力。
    ~回饋:提醒自己要時時反觀自在.
    •你
    (1)有人帮你,是你的幸運;無人幫你,是公正的命運。没有人該為你做什麼,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為自己负责。
    ~回饋:要有自知之明.
    •其他
    (1)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捨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堅持。
    ~回饋:生命的諍言.
    (2)凡事顺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
    ~回饋:生命的諍言.

    二、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三、讀「人間與實踐」書:佛光會的人.(1)佛光會員的任務,(2)應有的四種性格,(3)四好,(4)六心(p115-p.147 )
    (一)佛光會員的任務:
    1.鼓勵研究佛學
    2.護持文教事業
    3.舉辦社會服務
    4.發展佛教教育
    5.推動國際弘法
    6.建設人間淨上

    (二)應有的四種性格:
    1.群我要有國際性格
    2.佛法要有人間性格
    3.理念要有未來性格
    4.制度要有統一性格

    (3)佛光會員的四好
    1.要存心好
    2.要說話好
    3.要行事好
    4.要做人好

    (4)佛光會員要有六心
    1.要有靈巧慧心
    2.要有道念悲心
    3.要有大志願心
    4.要有愧意慚心
    5.要有精進恒心
    6.要有忠誠信心

    四、結語
    (一)大家對李叔同、豐子愷師生情誼很感動,似乎也陪伴兩人走過他們的一生,李叔同、豐子愷兩人的「語錄」也讓大家受用,可作為處世的鏡子,讓人生更圆滿。
    (二)下次讀書會
    1.時間:114年6月16日1:30-3:00
    2.地點:普門寺光明教室
    3.本次重點:
    (1)《獻給旅行者365日》6/15,6/16,
    (2)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3)「人間與實踐」:
    a.怎樣做個佛光會員,b.佛光會員需要的做什麼,c.佛光會員應該注意什麼,d.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p148-p.191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目前顯示的是「1000005108.jpg」。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114.5.12愛讀書讀書會移台北道場5樓文化部會議室召開,並於2:10邀請84歲張正林畫家導覽及介紹畫作,再回會議室分享觀摩心得,及繼續佛學會考試題演練.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114.5.12愛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
    1.時間:5/12(一)1:00-3:30
    2.地點:台北道場5樓文化院會議室
    3.本次排程:
    (1)1點在會議室內用餐,I:30開始讀書會-
    5/11,5/12文章心得交流.
    (2)2點10分張正林畫家專誠前來帶領導覽介紹分享其畫作.(有出書可購)
    (3)回會議室繼續读書會
    a.分享观摩畫展心得交流.
    b.佛學會考題庫演練-資料如附.

    4.出席:
    葉麗琴、周圍輝、谢秋枝、沈淑惠、梁金華、陳素珍、陳秀真、葉麗華、陳美吟、邱秀娥、陳美鳳、洪美沙等12人。
    5.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先共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5/11,5/12的文章
    (一)-1《365》
    1.5月11日楊絳(一九一一~二○一六)105歲的百歲感言(節錄)

    •回饋:
    大家學到楊絳她的智慧.
    1.楊絳一百歲感言,很清楚快「回家」了。生活在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
    2.生命中不同程度的鍛鍊,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3我們曾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4.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2楊絳生命的故事點滴.
    1.她自述做過各種工作如大學教授,中學校長,英語教師...,又是作家等。但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身不改,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因其年長有學問,被認為以「先生」稱呼,表達對其尊敬,文學界亦然。
    2.她書香世家千金與出生名門望族的才子錢鐘書,在清華大學校園中一見鍾情,相知相戀並成婚,畢業後一同前往巴黎及倫敦留學,因戰爭的驟變帶著稚女提前歸國,雙雙投身文學界、先後出版多本膾炙人口經典作品,也歷經文革的折磨。將近七十年的時光,他們是彼此最忠實的人生伴侶、也是最賞識對方文采的知己。是世人眼中真正的「始於一見傾心,久於相濡以沫,終於歲月長情。」成為民國初年亂世中,最動人的婚姻典範。
    3.她先生錢鍾書是中國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他的長篇代表作《圍城》,為現代中國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在序中將這本著作獻給妻子的楊絳,原來在將近兩年創作過程中曾多次想放棄,卻因妻子的堅持才寫了下去,楊絳是他心目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4.她九十三歲高齡,連續失去88歲的先生,59歲的女兒,她將思念的點點滴滴,溫柔書寫《我們仨》回憶錄,洛陽紙貴,享年105歲。

    (一)-3摘錄令大家起共鳴的「楊絳語錄」
    1.如果看不慣一個人,記住三句話:
    (1)永遠不要為他人的錯誤買單。
    假如看不慣一個人,不必與他爭,不必為了不值得的人糟蹋唇舌,不要影響自己的心境,做個“透明人”,藏起矛頭,遠離對錯,你就贏了。
    (2)不爭,以退為進。
    (3)不理,沉默是金。
    2.爱情
    (1)要怪就怪自己,有本事喜歡上别人,没本事讓人家喜歡你。
    (2)總有一個人會改變自己,放下底線来迎合縱容你。不是天生好脾氣,只是怕失去你,才寧願把你越寵越壞,困在懷裏。所謂性格不合,只是不爱的藉口。
    (3)生活的真諦在於宽恕與忘記:宽恕那些值得的人,忘記那些不值得的人。
    (4)如果有一天你問我"我們能不能在一起不離不棄,直到白頭偕老"。我回答你的是"你能,我就能"。
    3.女性
    (1)知識,是女子們的生活之利器,可以用来獲得獨立思考的勇氣和能力。
    (2)大凡優秀的女性,最為難得的品質就是内斂。
    4.假裝
    (1)剛開始是假装堅强,後来就真的堅强了。
    (2)相信没有一個人天生下来就能表现的很堅强,都是後天的環境影响,以及各種因素,使得這個人不得不堅强地活下去。剛開始也都是試試堅强下去,又會如何?却發现後來真的堅强了,把堅强當成了一種習惯。
    (3)只要這樣的假装自己有益,適當可以假装下,習惯成自然。
    (4)比如假装開心,如果你天天假装開心,也會發现時間久了真的變得開心。因為你時刻都在想如何讓自己變得開心起来,雖然剛開始感覺很假,但是時間久了,也就成了一種自然。
    (5)只要心態好,一切都可以假装。
    (6)哪怕假装失败了,也只會付之一笑,没有什麽大不了的。至少他假装努力過,最後也真正為了這個假装而真正努力過,假装失败了也使得他獲取了經驗,成長了他自己。
    (7)這亦是心境的大逆轉。比如说现在處在一個不好的環境,有些走投無路,你也假装過得很好,没有什麽大不了,不死心還在,一直向前走。你會發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5.人生
    (1)曾經在某一個瞬間,我們以為自己長大了,有一天,我們终於發现,長大的含義除了欲望還有勇氣和堅强,以及某種必须的犧牲。
    (2)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會被别人搶走的。無論是友情,還是爱情。
    (3) 所謂窮,無非是指不置辦家產,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幹自己喜歡或專長的事。
    (4)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擁有金錢悄然未必擁有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願以償。
    (5)人間不會有單纯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烦惱和憂慮。
    (6)人生最低處有一各好處,就是無論從哪個方向努力,都是向上。
    (7)我們無論在多麽艱苦的環境,能够從不停顿的是读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
    (8)你的問题主要在於读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9)你要不與人争,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维持實力準備鬥争。

    (二)5月12日星雲大師的佛陀,您在哪裡?(節錄)
    •回饋
    1.敘述大師七十五年的出家歲月,天涯海角,四處尋找佛陀;八去印度,沒有見到佛陀的示現。常匍匐在大雄寶殿的地上,常挑燈讀佛陀的法語;周遊世界,未能巧遇佛陀;終於
    《金剛經》給了消息: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大師领悟道:原來,不應該在事相上見到佛陀,也不應該是在幻象中見到佛陀,佛陀是無形無相,在宇宙大化之中,原來,佛陀已經走進了我們的心裡。終於,知道佛陀安住在每個人的心中。
    2.我们知道佛陀安住在每個人的心中。
    “我吃飯,佛陀與我同餐,我行走,佛陀與我同行;甚至睡覺時,
    我们也是「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

    “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天下唯心,法界悠然,盡未來際,佛在心裡。」
    因此,我們,要把人完成了,才能和佛陀相應。

    二、張正林畫家帶領導覽介紹分享其畫作。
    •回饋:
    (一)介绍
    1.張畫家54歲開始學畫與篆刻,今年84歲,分享最花時間的是松針,小細筆一根根的繪。
    2.張老師8次訪大陸黃山,4次訪苗栗的大壩尖山,均是多次现场遊歷拍照,回來構思造景,將各探訪景點,連成線,成為連綿的全面景象,再置入個人的情境,如松下問童子;原擬搭舟訪友,探訪幽境後,不再登梯尋友,怡然駕舟歸去;西湖白橋(白居易建的,又称斷橋)杭州西湖白堤東端,一端連著西湖北岸的北山路,一端沿著白堤可通往西湖中的平湖秋月和孤山。其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以斷橋著稱,為西湖十景之一。
    張老師僅以墨色繪一橋,餘畫面全留白,僅前右方一荷花一葉伸出见橋。
    3.張老師介紹秦統一文字,大篆、小篆、隸書,字體典故,用篆刻技法,陰刻是往下挖(凹陷),陽刻則是保留字體、把周圍削去。陰刻陽刻的章,相間完成篆刻心經或其他古文,每幅文章在上,篆刻章在下即一枚枚篆刻輯成畫,甚至心經中的「無」字,以不同的小篆體展示,大家在認識一方方篆刻章中享受著識字的樂趣。
    4.張老師帶大家至資料室,翻開印製的畫册,介紹未能展示的其他畫作的故事,大家享受一場心靈盛宴。
    (二)同學回馈
    1.曾經遊歷過大陸黄山或苗栗大壩尖山的同學,在張老師的畫作引领下,重温昔時探訪的喜悦與對景色的共鸣。
    2.在張老師的畫作導覽,分享其繪圖時的心境,讓大家也沈浸在畫家在畫作中的情境,對畫作有更深刻的感受,如果未有畫家本人的帶领解说,我們可能就是匆匆一覧即離開,沒有如此深入的感受。
    3.張畫家54歲開始學畫與篆刻,今年84歲,展示的畫作有限,而其畫册有百來件,更有數張連綿不絕的山峰造景,將探訪的點繪出連綿不絕的景點成為地域景觀,值得百看不厭,兼又有篆刻章輯成經或膾炙人口的古文,美不勝收,引得大家紛紛請書留存並請畫家簽名及合照纪念。
    4.張畫家54歲開始學畫與篆刻,今年84歲,令人佩服其願心與毅力,是「有願必成」的寫照,值得大家學習。

    三、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四、總結
    (一)大家享受著文化院拈花蔬食準備的米漢堡與飲料,素真師姐準備的友人製作的精美糖果,美沙的女兒準備的餅乾,感觉温馨與幸福。
    (二)大家享受著《365》睿智、優雅的文章,尤其楊絳作家的語錄讓大家在其智慧的语錄下也啓發對生活更能有智慧的處理。
    (三)張正林畫家遠自汐止前來,專誠來帶領大家欣赏其畫作,讓大家享受一場心靈的盛宴。
    (四)大家複習2025年佛學會考的考題,覺得對佛學會考的考題更有信心。
    (五)大家覺得今天下午很幸福,能有機緣參加此次读書會活動,是一次難忘的身心靈快樂之旅。

    五、下次讀書會
    (一)時間:114年5月19日1:30-3:00
    (二)地點:普門寺是光明教室
    (三)本次重點:1.《獻給旅行者365日》5/18,5/19,2.2.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3.「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人.(1)佛光會員的任務,(2)應有的四種性格,(3)四好,(4)六心(p115-p.159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目前顯示的是「1000004975.jpg」。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114.5.5愛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
    1.時間:5/5(週一)1:30-3:00
    2.地點:普門寺五樓智慧教室
    3.本次重點:
    (1)《365》5/4,5/5,(2)人間與實踐第三單元~ 佛光會的事,第四單元~佛光會的傳承的考題內容。(3)「人間與實踐」:佛光會會員應有的精神,佛光會會員的胸懷.(p.98-p.115 )

    4.出席:
    葉麗琴、周圍輝、沈淑惠、梁金華、陳秀真、葉麗華、洪美沙等7人。
    5.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先共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5/4,5/5的文章
    (一)《365》
    1.5月4日
    林徽因的一片陽光(節錄)

    林徽因將午未午時候的陽光,由窗欞入室內,追逐光線的流動。光映到書桌上時,讓她感受到桌面上平鋪著一種恬靜,情趣上的閒逸,如靜物圖案;再有紅蕊細枝點綴幾處,室內更是輕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觸到一種靈性;而房間內是燭光時,熊熊紅焰在各處光影掩映,雅有古意,使畫中景象,含有更多詩的成份。對那點點人的感覺,人的情感智慧(通稱人的情緒),有感而發:「應當如何的珍惜才算合理?」

    •回饋:
    1.大家享受並感受到她的意境及情緒。
    2.大家對「人的情感智慧如何的珍惜才算合理?」也引起大家心裏的漣漪。

    2.5月5日
    星雲大師的“不如小丑”及“一念之間”

    •回饋
    (1)不如小丑
    大家認同:的確,我們常常將悲歡掌控在他人的一顰一笑間,將幸福建立在五欲的幻化世界中。為一句話耿耿於懷,為一件事困坐愁城,為一個人失魂落魄,為一念之差懊悔終生。
    要如大師說的「無心,日日如沐春風,時時清涼無憂。」即對外境增一分定力,就減去一分痛苦,能放下一分是非比較,即能遠離人事煎熬。
    (2)一念之間
    大家認同:在日常生活裡,要減少與人計較、比較,心中可免被貪瞋愚癡或煩惱憂傷所繫縛,要時時保持一顆明淨的心,開闊胸懷,包容一切,使心念趨向正道,當下就是活在天堂裡。

    二、復習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
    第三單元~ 佛光會的事,第四單元~佛光會的傳承的考題內容。

    三、共讀「人間與實踐」:佛光會會員應有的精神,佛光會會員的胸懷。(p.98-p.115 )
    (一)佛光會會員應有的精神,
    1.四大菩薩是我們的楷模,
    2.天龍八部是我們的護法,
    3.四大金剛是我們的力量,
    4.十方諸佛是我們的理想.

    (二)佛光會會員的胸懷
    1.人在山林,心懷社會.
    2.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3.身居道場,普利大眾.
    4.天堂雖好,人間為要.
    5.法界無邊,家庭第一.
    6.今日一會,無陷永恆.

    四、同學們回馈
    (一)享受《365》睿智、優雅的文章,讓大家也樂於在生活中去做。
    (二)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佛光會會員應有的精神,佛光會會員的胸懷,並且去實踐。

    四、下次讀書會
    (因5/17起有水陸法會活動,5/19受影響提前至5/12)
    (一)時間:114年5月12日1:30-3:00
    (二)地點:地點在戶外,確實地點連繫中。
    (三)本次重點:1.《獻給旅行者365日》5/11,5/12,2.復習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的考題內容複習。
    3.「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人.(1)佛光會員的任務,(2)應有的四種性格,(3)四好,(4)六心(p115-p.159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台北-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114.4.21愛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
    1.時間:4/21(週一)1:30-3:00
    2.地點:普門寺五樓光明教室
    3.本次重點:1.《365》4/20,4/21,2.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會員四句偈~發揚佛光會會員的四句偈.
    (p.83-p.95 )
    4.出席:
    葉麗琴、沈淑惠、梁金華、葉麗華、徐百合、洪美沙等6人。
    5.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先共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4/20,4/21的文章
    (一)《365》
    1.4月20日
    (1)心安平安
    清 鄭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72歲
    「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益於彼。
    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2)難得糊塗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
    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3)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回饋:
    1.大家對「心安平安」有同感:不介意自己吃些虧,可得到人情之平,內得自心之安;心安平安,的確是有福在。
    2.大家對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也有同感,也頗為入心。

    2.4月21日
    (1)明 耿定向「如何處世」
    「俗情濃豔處,淡得下;俗情苦惱處,耐得下;
    俗情抑鬱處,遺得下;俗情耽溺處,撇得下;

    俗情擾攘處,閒得下;俗情牽絆處,斬得下;
    俗情矜張處,抑得下;俗情侈放處,斂得下;

    俗情難忍處,忍得下;俗情難容處,容得下。」

    •回饋:
    大家認同對俗情的看淡,忍耐,放下,斬斷,收斂,均不容易做到。尤其在對俗情當耽溺-沉溺,沉迷;擾攘-紛忙,急遽;矜張-驕矜誇張;侈放-鋪張浪費等等時候,更不容易做到。對「俗情難忍處,忍得下;俗情難容處,容得下。」值得大家在生活中實踐。

    (2)梁實秋的「沉默」文章
    •回饋:
    大家感受到梁實秋文中:「有道之士,對於塵勞煩惱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賞沉默的境界。這種沉默,不是話到嘴邊再咽下去,是根本沒話可說,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微笑,只有迦葉破顏微笑,這會心微笑勝似千言萬語。」大家也不由得會心微笑,如同好友間的默契,相視一笑盡在不言中。

    二、談公案
    (一)*10月22日,劉宋 曇摩蜜多 譯的「罪如霜露」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二)觀心無心
    「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
    如空中風,無依止處,
    如是法相,不生不滅。
    何者是罪?何者是福?
    我心自空,罪福無主。
    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
    如是懺悔,觀心無心,
    法不住法中,諸法解脫,滅諦寂靜;
    如是想者,名大懺悔。」
    3.連想到:金剛經講話二:禪宗四祖道信禪師,拜訪法融禪師,見法融端坐習禪,旁若無人,未看他一眼,大聲問道:「你在做什麼?」法融:「觀心。」道信:「觀是何人?心是何物?」
    (1)法融無法回答√,便起座向四祖作禮,並問道:「大德棲止何處呢?」(2)道信:「貧道或東或西,何有來去之相呢?」法融:「那麼,你認識道信禪師嗎?」道信:「你問他作什麼?」法融:「我仰慕已久,希望能得到他的指點。」道信:「我就是!」法融好奇的問:「大德為何來此?」道信:「我特意來訪,哪裡可以歇息?」四祖道信便請他帶路到東邊有個小庵。(3)四祖看到茅庵四周有許多虎狼之類的腳印,便舉起兩手作恐怖狀。法融看到時,便說:「你還有這個(恐懼)在嗎?」四祖反問:「你剛才看見了什麼?」(4)法融又無法回答√,便入內取茶,(5)道信在法融的座位上寫一個「佛」字。當法融正要入座時,一看到「佛」字,悚然震驚,遲遲不敢坐下。(6)
    四祖也笑著問:「你還有這個在嗎?」(7)法融聽後,茫然不知所對√。
    問:道信禪師,拜訪法融禪師,彼此的應對對我們有什麼啓示?
    解:法融在與四祖道信禪師的互動,三次茫然不知所對,源於法融在端坐習禪,却答不出,他回答:「觀心。」但答不出道信所問:「觀是何人?心是何物?」對自己端坐習禪是观心,却答不出「观心」的理由,是要:悟自本心,要悟實相,悟出自己的「真如自性」,悟得「法身遍虛空」,自然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當領會:“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

    三、星雲大師在星雲說偈 -- 七聖財,讓大家更容易記住七聖財:「信財戒財,慚愧亦財,聞財施財,慧為七財。」及內容:信仰,持戒,慚心,愧心,聽聞佛法,布施,智慧。

    四、復習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
    第一單元~ 佛光會的精神,第二單元~佛光會的人的考題內容。

    五、共讀「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會員四句偈,及發揚佛光會會員的四句偈。(p.82~p.97)

    (一)佛光會的會員四句偈
    1.慈悲喜捨遍法界,
    2.惜福結缘利人天,
    3.禪淨戒行平等忍,
    4.慚愧感恩大願心.

    (二)發揚佛光會員四句偈
    1.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圓滿的修持.
    2.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
    究竟的美德.
    3.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
    如法的行為.
    4.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
    普遍的傳教.

    三 同學們回馈
    (一)享受《365》睿智優雅的文章,讓大家也樂於在生活中去做。
    (二)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佛光會員四句偈的內容;及發揚佛光會員四句偈後,將產生的效果。

    四、下次讀書會
    (一)時間:114年5月12日1:30-3:00
    (二)地點:普門寺五樓光明教室
    (三)本次重點:1.《獻給旅行者365日》5/11,5/12,2.復習國際佛光會2025年全球佛學會考
    第三單元~ 佛光會的事,第四單元~佛光會的傳承的考題內容。
    3.「人間與實踐」:佛光會會員應有的精神,佛光會會員的胸懷.
    (p.98-p.115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台北-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114.4.7愛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
    (一)時間:4月7日(週一)1:30-3:00
    2.地點:普門寺五樓菩提教室
    3.本次重點:《365》4/6,4/7;人間與實踐:佛光會員的使命,佛光會員的展望(p.52-p.87)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5)出席:
    葉麗琴、沈淑惠、梁金華、陳秀真、徐百合、陳美吟、陳雪貞、洪美沙等8人。
    (五)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先共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4/6,4/7的文章
    (一)4月6日
    孟浩然詩,字不多,但敘述的意境美,引人遐思。
    如「林臥愁春盡,褰帷攬物華;」,「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鹿門月照開煙樹,」,
    「巖扉松徑長寂寥,」等,大家很有感受。
    (二)4月7日星雲大師的
    「有佛法就有辦法」
    1.什麼是佛法?
    (1)因果報應是佛法,
    (2)酸甜苦辣是佛法,
    (3)慈悲喜捨是佛法,
    (4)利人利世是佛法,
    (5)忍耐無我是佛法,
    (6)積極行善是佛法,
    2.佛法的行門:八正道、六和敬、七覺支、三解脫都是佛法。
    3.所謂世間上的好事好理,無一不是佛法。
    (三)大家輪流读「人間與實踐」及作研討:
    1.佛光會員的使命
    (1)以世界观弘揚佛法.
    (2)以人間性落實生活.
    (3)以慈悲心普利眾生.
    (4)以正觉智辨別邪正.
    2.佛光會員的展望
    (1)為自己留下信仰.
    (2)為家庭留下贡献.
    (3)為社會留下慈悲.
    (4)為生命留下歷史.
    (5)為道場留下功德.
    (6)為衆生留下善缘.
    (7)為未來留下願心.
    (8)為世界留下光明.

    三 同學們回馈
    (一)大家能更清楚的、明白的了解佛光會員要完成的使命與展望的清單。
    (二)享受《365》睿智優雅的文章,大師的有佛
    法就有办法更讓大家有將之於生活中實踐的信心,更恰與「人間與實踐」中佛光會員的使命與展望相呼應,讓大家更了然於心應該如何去做。

    四、下次讀書會
    (一)時間:114年4月21日1:30-3:00
    (二)地點:普門寺五樓光明教室
    (三)本次重點:1.《獻給旅行者365日》4/20,4/21,2.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會員四句偈~發揚佛光會會員的四句偈.
    (p.83-p.95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114.3.17愛
    愛讀書讀書會紀錄
    (一)時間:3月17日(週一)1:30-3:00
    2.地點:普門寺五樓光明教室
    3.本次重點: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目標,性格,性質.(p.28-p.51)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5)出席:
    葉麗琴、梁金華、陳秀真、徐百合、洪美沙等5人。
    (五)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一、本次先共讀《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3/16,3/17的文章
    (一)3月16日
    •心性之學
    牟宗三(一九○九~一九九五)近代中國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享壽85歲。
    1.覺,等於德性之開啟或悟發,不是憑空地開啟,而是從經驗知識的獲得開始。
    2.誠,是從內心外發的,是內心的真實無妄,也是主觀性原則。
    中華民族生命的學問的中心,就是心和性,可以稱為心性之學。最成熟的智慧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是普遍原理與當下決斷的相互攝契。

    人的智慧,不管從何而起,秉持真誠與謙虛,總是在長遠的過程與廣大的層面中開發出來。
    不物化的生命才是真實的生命,因為他表示了生的特質。—選自《牟宗三先生全集》

    (二)3月17日
    •唐 韋應物(七三七~七九二)享壽58歲,
    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而著名,語言高雅簡淡而意蘊深遠。

    1.寄全椒山中道士
    (1)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澗底打柴,回來以後煮些清苦的飯菜)

    2.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1)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悽悽然離開親愛的人,漂泊在茫茫煙霧中。)
    (2)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沿洄安得住?-怎能安穩停住呢?)

    3.寄李儋元錫
    (1)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世事變幻心茫茫難以意料,春日心情愁苦意昏昏獨眠。黯黯:低沉暗淡)
    (2)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邑有流亡愧俸錢-邑有災民慚愧領朝廷俸錢。)
    (3)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聽說你今年還要來看望我,我天天上西樓盼望你早還。)

    4.秋夜寄邱員外
    (1)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散步詠涼天-散步詠歎多麼寒涼的霜天。)

    二、輪流读「人間與實踐」及研討
    (一)佛光會的目標
    1.提倡人間佛教
    2.建設佛光淨土
    3.淨化世道人心
    4.實現世界和平
    •佛陀提倡的教義: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
    •要以慈悲心、隨喜心、慚愧心、包容心、菩提心來淨化自他,福利社會。
    •實現和平要用六和精神: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遵、利和同均。
    (二)佛光會的性格
    1.具足信仰的根性
    2.具足普及的特性
    3.具足現代的適性
    4.具足國際的廣性
    •大家不分種族貧賤富貴老少,咸來加入弘法利生的行列,讓佛教的慈悲、般若、禅定、戒行的妙用普及人心,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三)佛光會的性質:
    1.主張慈悲包容的社團。
    2.倡導眾生平等的社團。
    3.尊重家庭生活的社團。
    4.重視社會福址的社團。

    三 同學們回馈
    (一)更了解佛光會要發揮的功能。
    (二)佛光會包容的心,不但歡迎信三寶,有志一同的個人報名 ;也邀請各個寺院、佛學院、居士林、念佛會、禅修會加入團體會員,也有「佛光之友會」邀請各個宗教教派參加如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等加入。

    四、下次讀書會
    (一)時間:114年3月31日1:30-3:00
    (二)地點:普門寺五樓光明教室
    (三)本次重點:1.《獻給旅行者365日》3/30,3/31,2.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會員信條~佛光會會員的使命.
    (p.52-p.70 )
    4.帶領人兼記錄:洪美沙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