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福山西方說唱讀書會
    時間:108/01/03 1400-1600
    地點:白素卿府第
    帶領人:白素卿
    紀錄:洪秀滿
    上傳:陳惠櫻

    曲名:大師勉讀書

    讀做一個人 讀名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大師勉勵讀書會四句偈

    『讀做一個人』

    要做個甚麼樣的人?無始劫來的無明貪瞋痴,影嚮今生愛計較、愛比較、愛生氣
    而不得人緣,所以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個知書達理,行三好,歡喜結善緣的人。


    『讀明一點理』

    要如何明理,思考針對問題的缺失,唯有知因識果,明白是非,果報現前時歡喜接受,改往修來,彌
    補缺失。

    『讀悟一些緣』

    法不孤起,仗緣而生,一切法眾緣和合而成,應依佛教的道理方法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如行三好、四
    給,廣結善緣。

    『 讀懂一顆心』

    地藏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要提升自已,改变自已,淨化自心,把握當下,時時保有覺性。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 — 感到開心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Recent Activities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天前
    讀書會名稱: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8.28
    時間:1400-1600
    地點:彰化講堂9樓
    帶領人:謝葉玉蘭
    材料: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慈悲与願行(覺培法師著)
    P.102-152
    第四章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第七章一位關心眾人的和尚

    (一)思想与觀念:改革'除弊”創新”又廣利群倫,大師亦步亦趨
    的負起復興佛教的使命,既要獨領風騒,就得面對佛教界的批評
    反對的聲浪,正因為懷抱著「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夢想
    榮辱毁響在大師的眼里如過眼雲煙。

    (二)老二哲學:習學跳探戈理論,以退為進-有情有義的作風。

    (三)何處不淨土:悟者的世界何處不淨土,師父知無常所以納受
    一切變遷,知「無我」所以對人没有任何成見,正因為無住所以
    平静泰然,也因為了知「空性」所以能生萬有。

    (四)大師說修道人「要能上能下,能冷能熱,能大能小,能飽能餓,這種
    「能人」的教育也自然成了佛光山徒眾工作處事能力應變的訓練。

    (五)慈悲無畏,如果大師說是一位敢向不同時代的困境提出改革的
    勇者倒不如說他是道道地地不忍眾生苦的「慈悲」所激發出的無畏

    (六)剖析星雲大師十大特质與思想:「我不是呷教的和尚,受人恭敬卻反
    對造神、盡管百萬信眾對他漠拜恭敬但他說「我語音不全、又說
    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杜會、功德歸於信徒、
    (七)不二法門:生活即修行,在報眾生恩的情懷下世出世間不二,
    大師對於修行的定義「離開生活、談不上修行」

    (八)空中妙有無處不佛法,「因為空所以不拘泥舊有框架。因為
    空,所以能容一切萬有,但也因為空、一切榮糧終歸幻。所
    以「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不住而常覺 乃真菩薩也。
    這是繁華間盡後的雲淡風輕、滾滚紅產裡走過的從容。


    總結:我們佛光山僧信二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以法為依止,把佛法光大,把人間化净土、更創造自己的唯心淨土。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彰化西方第一分會「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8/7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9樓
    閱讀教材: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慈悲願行P39-101
    帶領人:姚澄燕
    一、 你看到哪些重要概念?
    透過覺培法師的書展現了大師對弟子的關懷,以及弘揚人間佛教的願心。記錄了覺培法師在嚴格修行以及在佛光會讀書會等組織中承擔重任的過程,展現了他在修行道路上的的蛻變與成長。並秉持著大師的教誨理念,實踐不要做呷教的出家人,展現智慧傳承大師的佛教是人間佛教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佛教;真正的做到「無緣大悲,同體大悲。」
    二、 哪些字句讓你印象深刻?
    今生結好緣很重要,即使遇到困境也要能轉為「逆增上緣」的智慧。
    今生所結下的善惡因緣,將帶往來世。
    三、 佛教要成功傳承須具備的性格條件?
    1. 悲天憫人的胸懷也就是待人要有慈悲心。
    2. 開朗熱情的性格很有開拓性並充滿智慧。
    3. 使佛教生活化具有幽默感及遠見,才能看到佛教未來的發展方向。
    四、 為何覺培法師說:「星雲大師」在實踐人間佛教的道路上早已為我們播種等待我們繼續耕耘?
    因不要做呷教的出家人,所以大師早早讓覺培法師接金光明寺當作「人才培訓基地」,2015年8月9日也在金光明寺成立「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師父曾告誡「出家人,沒有失望的權力!」而身為弟子的我們,不僅沒有失望的權力,更「沒有繼續悲傷的權力」,時代的巨輪滾動著各種難題,不容許我們懈怠,也正因為「不忍眾生苦」宣揚佛教平等與和平的主張刻不容緩,所以,深信在實踐人間佛教的道路上大師早已為我們播種,等待我們繼續去耕耘!更深信大師始終與我們同行!
    總結:師姐們分享經驗討論後的領悟省思如下:
    1. 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境時,慶幸自己有接觸學習到佛法,才能放下我執以「同理心」一一去應對、面對及解決放下它。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
    2. 要建立歡喜樂觀並擁有熱情的性格,更要有發心立願的決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和義工的工作。
    3. 要不斷學習精進,實踐「三好、四給」使自己能成為幫助他人的「維他命人」。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岡山-法宣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彰化西方第一分會「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7/17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9樓
    閱讀教材: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7/10平安富貴(P215),7/11因果與宿命(P216),7/12心量(P217)
    帶領人:姚澄燕
    一、 你認為什麼才是最大的福報和幸福?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及每個家庭都能夠平平安安,擁有健康和財富。
    二、 你覺得幸運要如何做才能獲得呢?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應做一個守五戒及知足厚道勇於承擔負責的人,並勇敢去開拓自己人生的前途;去廣結善緣才有更多的助緣得到貴人相助,才會有好運。
    三、如何創造自己彩繪多采多姿的人生?
    1.因果絕對不是宿命,只要我們足夠的投入及付出就會讓自己很傑出。
    2.所謂因緣,因是上輩子註定的,緣是靠自己努力的。因緣之下,依著自己的緣去耕耘和努力,做自己彩繪的工程師,相信自己的人生是寬廣的,去經營自己多彩多姿的人生。
    四、怎樣做一個有心量的人?
    1.要不自私、不短視、不貪利、不冷血而且不鴕鳥心態,一個有心
    量的人,必須要從忍辱當中去配合大眾。
    2.如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宇宙有多大,我的心量就放多大;
    所有沙塵之地呀,都是我要盡力施救的所在啊!
    3.「星雲大師」告訴我們:要從合群中廣結人緣,要從工作中發揮熱忱;
    要從節儉中樂於喜捨,要從勤奮中創造明天。
    總結:1.在這個新時代裡,我們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懂得調適心情,知足常樂。
    平安即是福,適情即是贵。而且佛教認為,行善積德是增加福報的途徑,
    而福報可以轉化為健康、長壽等人世間利益。 也就是說,行善越多,累
    積的福報越大,生命也就可能越長久,而且生命品質也會越高。
    2.要廣結善緣讓我們在生活的點滴中,感受幸福的真諦,活出多彩多姿
    的人生。
    3.知足感恩去開拓自己,做一個有心量的人。
    4.做一個盡本分祥和自在快樂的人,並且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心中有爱,
    便是最美的風景。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福山-西方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個月前
    福山-西方讀書會 uploaded a photo in the album Story Photo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彰化西方第一分會「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6/26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9樓
    閱讀教材:人間與實踐P274-379
    帶領人:姚澄燕
    一、 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在哪裡?
    主要在全佛教的大眾,必須有新的觀念,這些新觀念就是要健全制度、自力更生、福利社會、提倡富樂、發展教育、進取創造、團結合作、重視人才。復興佛教的希望,緊繫在每一個佛教徒的身上!
    二、 什麼是佛教的現代化?
    所謂佛教現代化,目的即將佛教慈悲、容忍的精神,提供給社會作為參考,希望社會遵循著佛教的平等法、因緣法、因果法等原則原理,而臻於至善至美的境地。社會如果透過佛法的指引,而能充實內涵品質,提高精神層次,那麼佛教對於這個時代、社會,才具有存在的意義。社會的進步化、現代化,才是佛教走上現代化的宗旨所在。
    三、如何發揚佛教—為和平而團結?
    1.要以無我、慈悲行、尊重心及平等心進取才能達到世界和平。必先呼籲普世之人建立平等心,大國小國平等相處,各種族平等相處,唯有平等心才能進取和平也。
    2.要容納異己、分工合作、充實力量及犧牲奉獻才能團結。團結必須和諧,和諧必須團結;團結必能和平,和平必能團結。
    3.相信我佛大度包容萬法平等之精神,必能逐漸為世人認同,創造一圓融和諧之大千世界。

    四、如何建設現代佛教?
    我們認為應學習佛行,學菩薩行,以人間進取的精神,來建設佛教;以樂觀喜悅的說理,觀機逗教,使眾生同霑法益,悟佛知見;以資生利重的事業,恆順眾生的需求;以悲智願行的性格,落實人間,使人間社會臻於至善至美的境界。
    五、佛教寺院經濟來源?
    首先要有經濟觀念:1.以智慧代替金錢2.有權者不可以管錢,管錢者沒有權3.回歸常住,利和同均4.儲財於信徒5.吃萬家飯,不吃一家飯6.不和信徒共金錢往來7.不私自化緣。
    經濟來源:1.廟產收租2.經懺佛事3.靈骨塔4.法會油香5.信徒供養6.素齋筵席7.募化道糧8.農產工產9.標會貸款10.觀光朝聖11.社會事業12.會員會費13.服務專業14.文教化導15.實業經營16.弘法事業。
    以上為佛教寺院經濟的來源,可說是「佛教經濟十六門論」,雖然各有不同,不過,更重要的是,用錢之道比來源更重要。
    結論:佛教的希望不外乎是建立正信及和平,踏實實踐慈悲喜捨的心並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做弘法利生的事,把我們的娑婆世界建設成聖潔莊嚴、雍容肅穆的極樂淨土,是我們應該努力以赴的方向。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彰化西方第一分會「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6/5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9樓
    閱讀教材:人間與實踐P192-225
    帶領人:姚澄燕
    一、 佛光會方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佛光會的方向是從僧眾到信眾,從寺院到社會,從自學到他學,從靜態到動態,從弟子到教師,從本土到世界,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希望大家都能從傳統的窠臼中跳脫出來,迎向嶄新的未來,共建美好的佛國﹗
    二、 怎樣發展佛光會?古德曾說︰「人定勝天。」又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需要大家做一個好會員,人人都能發光發熱;要做一個好義工,開發內心的能源;要做一個好記者,發現、記錄佛光會及社會上的善人美事;並做一個好幹部,推動佛光會的成長。鼓勵大家一起各展所長,將自己化為人間的一股暖流,為人們帶來溫馨和樂,為國家帶來富強安樂。
    三、 舉辦活動的意義:能使人充滿服務的幹勁。因辦活動有學習、擴大、聯誼、成就等四種功能,希望只要有佛光人的地方,都能舉辦有意義的活動,讓大家一起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進步﹗
    四、 佛光會員應如何做功德:佛教徒應要以做功德為樂事。以十供養、四弘願、四攝法、六度行、八正道、七聖財來做功德如同撒播種子,種一得十,種十得百,所以我們應該趁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要及時播種,以待有成。
    五、 《佛光世紀》發行的功能:世界總會為加強各協會之間的聯繫與了解,這本刊物可以佳文共賞及抒發感情並引起共鳴;而經由《佛光世紀》的會友通訊,更可以相互了解;此外,由《佛光世紀》的花絮報導,也可添加生活情趣;知道世界奇聞,豐富日常知識也知道佛光會的最新動態,乃至教界的重大新聞,也是人生一樂﹗且介紹闡述佛光會的宗旨、目標、精神、理念,乃至規章、條款等等,能加深會員對佛光會的了解。此外,藉著督導、會長、幹部、檀講師等的開示法要,或各類開會決議摘錄等,也能加強會員對佛光會的凝聚力並增進自己的佛學素養。
    總之,收到一份內容充實的《佛光世紀》,就好像面對良師益友一般法喜充滿,我們更要用心經營來擘劃。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踴躍投稿,發表意見;提供資訊,充實內容;能互相勉勵,努力耕耘;能發心護持,樂捐贊助並推動擴展佛光會的成長,以期自利利他,己達達人,為社會造福也為世界帶來一片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彰化西方第一分會「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4/17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9樓
    閱讀教材:人間與實踐P64-97
    帶領人:姚澄燕
    一、 佛光會員具有什麼樣的使命呢?
    1. 以世界觀弘揚佛法:便利迅速的交通工具、四通八達的網路連線,我們應該抱定共同的決心,為傳統佛教開創新紀元,應該發心立願在全球各地弘揚佛法,將菩提種子遍撒五大洲﹗
    2. 以人間性落實生活:讓佛法走入生活,落實人間
    3. 以慈悲心普利群生:以不望回報的器度,喜捨布施,因為以慈悲心普利眾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4. 以正覺智辨別邪正:更要用心思惟,身體力行,以正確的知見、正確的修證來指點世人,破除迷信,打倒邪說,讓我們的社會走向富強康莊的大道,讓我們的同胞共享安和樂利的生活。
    二、佛光會員的展望?
    希望大家都能秉持「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的精神,為自己留下信仰,為家庭留下貢獻,為社會留下慈悲,為生命留下歷史,為道場留下功德,為眾生留下善緣,為未來留下願心,為世界留下光明,以期自利利他,己達達人。
    三、佛光會員四句偈的意義?
    1. 慈悲喜捨遍法界:佛光會員應該學習無條件的給人安樂,無條件的為人濟苦,無條件的給人歡喜,無條件的為人奉獻,能如此將自己的發心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做人處事必定圓滿成功。
    2. 惜福結緣利人天:珍惜福報,廣結善緣,必能得助多利,成就美事,普利眾生,圓滿菩提。
    3.禪淨戒行平等忍:如果人人都能從根本上認識眾生平等的真諦,以平等心來接引十方,則世界和平將指日可待。
    4.慚愧感恩大願心:人間最好的美德就是慚愧、感恩及願心。而願心是方向、動力,佛光會員應以廣大的願力來嚴土熟生。
    四、如何發揚佛光會員四句偈?
    佛光會員四句偈不但是最廣大、最深入的修持法門,也是最普遍的傳教方式。
    佛光會員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是最圓滿的修持,也是最究竟的美德;是最如法的行為,也是最普遍的傳教。
    總之,佛教是一個解行並重的宗教,在了解佛光會員四句偈的意義之後,應當進一步奉行實踐,自利又利他並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使之發揚光大;營造幸福美麗的人生,促使社會和諧、國家安定以及世界和平。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彰化西方第一分會「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3/20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9樓
    閱讀教材:佛教與生活P134-163
    帶領人:姚澄燕
    生活與道德
    以下分成四大重點來說明生活與道德的關係:
    一、道德與非道德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們要謹慎地守護我們這顆大悲心,使它起心動念都合乎道德準則。
    二、世間的道德生活
    信仰宗教,應該是尋求心靈的自由,而不是增添桎梏與束縛。佛教是講自力的宗教;幸福與快樂,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三、佛教的道德生活
    我們身為佛教徒,應該處處以利人為前提,為國家、為社會、為佛教、為群眾,以信仰的力量忍耐個己,犧牲小我,當為義不容辭之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若信心堅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強,唯有行此道德生活,我們的人格才能昇華,生命才有光輝。
    四、如何實踐佛教的道德生活
    什麼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1.依序漸次實踐「八正道」又可歸納為戒定慧三學,即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惟、正精進為慧學。能解脫無明煩惱,獲得清淨愉快的生活,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2.人生最高的善行?
    實踐「六度」
    1.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慳貪,亦令人受惠受益。
    2.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毀犯,亦不毀犯他人。
    3.修忍辱行,不但自不瞋恚,亦不瞋恚傷害他人。
    4.修精進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
    5.修禪定行,不但自不散亂,亦教人不散亂。
    6.修智慧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見,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見。
    所謂菩薩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此即大乘佛法的道德基礎。
    一個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勤修六度,以六度作為自己道德生活的準繩,再以六度法深入社會,普利大眾,將這些觀念建立在自己的思想裡,並於生活中實踐,如此,對我們的家庭、人際關係、事業、生活各方面才能真正有所助益,而臻於究竟圓滿的境地。
    總之,我們只要秉持有顆大悲心並遵守戒律,做自利利他的事,去遵循實踐「八正道」及「六度」的人生最高善行,必能過著幸福與快樂的日子。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個月前
    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114年2月20日
    時間:下午2:00~4: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九樓
    帶領人:黃雪娥
    出席人員:陳惠櫻、黃雪娥、姚澄燕、謝葉玉蘭、陳金鳳
    題材:星雲大師全集-佛教與生活(三)

      佛教界的人士,不論是出家的大德法師,或是在家的居士信徒,常常將佛法與生活分開,就是出家幾十年的長老法師,有時候語言、行為、思想、觀念,都和佛法的實踐法門未能完全相應,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把佛法表現出來。因此,佛教與生活是一個學佛重要的課題,以下分三點來討論。
    一、淨化的感情生活
     佛法很重視感情,只是我們要把感情淨化。如何淨化感情?要以慈悲來淨化感情,以智慧來引導感情。也由於離開不了感情,所以有些人在處理感情生活時無法盡善盡美而常常產生問題,可以說,感情為人們帶來歡樂,也帶來煩惱。我們應該如何淨化感情呢?
      (一)從佔有到奉獻
      (二)從多情到無情
      (三)從有緣到無緣
    二、合理的經濟生活
      「感情」在生活裡佔有重要的地位,「經濟」在生活中更是不可忽視。在日常中應該如何安排一個合理的經濟生活?
      (一)從貧窮到富有
      (二)從毒蛇到淨財
      (三)從邪命到正命
    三、正覺的道德生活
      在人生旅途中,每一個人都應該過著正覺的道德生活。什麼是正覺的道德生活?以下分三點來解說。
      (一)從信仰到實踐
      (二)從利己到利人
      (三)從初心到完成
      從初發心到成就佛果,要歷經多少劫數,要忍受多少苦難,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要「福慧雙修」,要「行解並重」,如果畏懼麻煩,缺乏耐心,就像種子雖播種了,卻怠於施肥、澆水,終不能發芽,更談不上開花、結果。因此,從初心到完成,這是成佛之道,如果能發心,能堅持到最後,則成佛不難矣!

      佛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佛法也在我們的生活裡俯拾皆是。無論是感情、經濟、處世、道德等各方面,如能將佛法落實、融入其中,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教化」。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 — 感到開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